作者: 張成揚朱為民
每次我穿過這片白樺樹林
那些葉子紛紛落地
響徹金屬的聲音
葉脈里的潮濕纏繞著陽光飛走
午后我的臉一片寧靜
沉入黑暗。進入母親藍色的水中
孤單的槳向深處試探
手指飄過歲月的波濤
五點的時間響遍生命崩裂的聲音
我的靈魂帶著祈求的叫聲飛過
父親巨大的琴箱綻裂,眼眶里飄出
黃昏晚禱的鐘聲——
黑夜的死亡!我要砍伐這片白樺樹林
讓夜鳥和丁香花瓣四濺,葉子洶涌
進裂的四肢成為這塊空地上
刺目,寂靜的
星群
雪迪
這首詩記錄的是一些主觀感覺上的東西。由于白樺樹林的寧靜和詩人積極地捕捉,感覺到“那些葉子紛紛落地/響徹金屬的聲音”,空氣中“葉脈里的潮濕纏繞著陽光飛走”,“進入母親藍色的水中”,在自由、溫柔的夢鄉,“孤單的槳向深處試探”,“手指飄過歲月的波濤”,在“五點的時間”醒來,感覺到身體“響遍生命崩裂的聲音”,充滿了能量,精力彌滿,好象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我要砍伐這片白樺樹林”,去迎接“刺目,寂靜的/星群”。詩人自己說:“詩歌是一種記錄。它記載了一個人生存的歷史,也就記載了人類在這個無邊而莫知的世界存在的過程”(見《中國當代實驗詩選》)。這首詩正是記錄下一些有形的、無形的,有聲的、無聲的感覺,來標明一種存在,一種自我的存在,生命的存在。
一個人總在自己生存的空間中留下些什么,在自己靈魂的空間中記載些什么,如同一個彈吉他者,在生活的舞臺上,或用弱音、或用強音去彈奏一曲屬于自己的歌,留下串串生命的音符。
上一篇:帆
下一篇: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