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鎖門》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孫犁
過去,我?guī)缀鯖]有鎖門的習慣。年幼時在家里,總是母親鎖門,放學回來,見門鎖著進不去,在門外多玩一會就是了,也不會著急。以后在外求學,用不著鎖門;住公寓,自有人代鎖。再后,游擊山水之間,行蹤無定,抬屁股一走了事,從也沒有想過,哪里是自己的家門,當然更不會想到上鎖。
進城以后,我也很少鎖門,頂多在晚上把門插上就是了。
去年搬入單元房,鎖門成了熱話題。朋友們都說:
“千萬不能大意呀,要買保險鎖,進出都要碰上呀!”
勸告不能不聽,但習慣一下改不掉。有一次,送客人,把門碰上了,鑰匙卻忘在屋里。這還不要緊,廚房里正在蒸著米飯,已有二十分鐘之久,再過二十分就有飯糊、鍋漏并引起火災的危險,但無孔可入。門外彷徨,束手無策,越想越怕,一身大汗。
后來,一下想起兒子那里還有一副鑰匙,求人騎車去要了來。萬幸,兒子沒有外出,不然,必會有一場大難。
“把鑰匙裝在口袋里!”朋友們又告誡說。
好,裝在褲子口袋里。有一天起床,鑰匙滑出來,落在床上,沒有看見,就碰上門出去了。回來一摸口袋,才又傻了眼。好在這回,屋里沒有點著火,不像上次那么著急,再求人去找找兒子就是了。
“用繩子把鑰匙系在腰帶上!”朋友們又說。
從此,我的腰帶上,就系上了一串鑰匙,像傳說中的齊白石一樣。
每一看到我腰里拖下來的這條繩子,我就哭笑不得。我為此,著了兩次大急,現在又弄成這般狀態(tài),究竟是為了什么。是因為我有了一所房子,有了自己的家門。我的家里,到底有什么寶貴的東西,值得如此戒備森嚴呢?不就是那些破舊衣服,破舊家具,破舊書畫嗎?這些東西,也并不是新近置買,不是多年就有了嗎?“環(huán)境不同了,時代不同了。”朋友們說。我覺得是自己和過去不同了,心理上有些變化了。
我已經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我已經失去了四大皆空的皈依,我已經返回人間世俗。總之,一把鎖把我的心緊緊鎖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斷絕了關系。
我曾經打斷身上的桎梏,現在又給自己系上了繩索。
我曾經從這里出走,現在又回到這里來了。
1990年2月5日
孫犁的這篇文章看似短小,其實提出的問題并不小,頗能發(fā)人深思。
作者過去為什么不鎖門?因為除了自己的身體以外,一無所有,用不著鎖門。
現在為什么要鎖門?因為分到了“單元房”,房里有家具,有衣物,有書籍……這些都是私人財產,要防止別人竊取,所以要鎖門。
但是,主人感到并不適應,他覺得“一把鎖把我的心緊緊鎖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斷絕了關系”。
人本來是自由自在的,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現在卻把自己關在一間,或一套,甚至是一幢房子里,用鎖把門鎖得緊緊的,而且認為這樣最安全、最保險,再也受不到侵犯,殊不知這樣做等于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囚徒”。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有私人財產,怕別人偷盜了自己的財產,從而失卻了生活的保障。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個人的家園不可侵犯,個人的財產不可掠奪,這是法律規(guī)定了的。所以用鑰匙把門鎖起來,無可非議。但是,萬萬不能因此把自己的心鎖起來,讓自己的心與社會、與家園之外隔絕,不能與別人溝通,失去了愛和恨,失去了同情和憐憫,那就等于把心束縛在褲帶上了。
孫犁的這篇文章寫的是用他一生的經歷悟出來的生活哲理。
上一篇:《柯靈·蘇州拾夢記》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周汝昌·談哭》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