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隱·異國秋思》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廬隱
自從我們搬到郊外以來,天氣漸漸清涼了。那短籬邊牽延著的毛豆葉子,已露出枯黃的顏色來,白色的小野菊,一叢叢由草堆里攢出頭來,還有小朵的黃花在涼勁的秋風中抖顫,這一些景象,最容易勾起人們的秋思,況且身在異國呢! 低聲吟著“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句,這個小小的靈宮,是彌漫了悵惘的情緒。
書房里格外顯得清寂,那窗外蔚藍如碧海似的青天,和淡金色的陽光,還有夾著桂花香的陣風,都含了極強烈的,挑撥人類心弦的力量。在這種刺激之下,我們不能繼續(xù)那死板的讀書工作了。在那一天午飯后,波便提議到附近吉祥寺去看秋景,三點多鐘我們乘了市外電車前去,——這路程太近了,我們的身體剛剛坐穩(wěn)便到了。走出長甬道的車站,繞過火車軌道,就看見一座高聳的木牌坊,在橫額上有幾個漢字寫著“井之頭恩賜公園”。我們走進牌坊,便見馬路兩旁樹木蔥蘢,綠陰匝地,一種幽妙的意趣,縈繚腦際,我們怔怔地站在樹影下,好像身入深山古林了。在那枝柯掩映中,一道金黃色的柔光正蕩漾著。使我想象到一個披著金綠柔發(fā)的仙女,正赤著足,踏著白云,從這里經(jīng)過的情景。再向西方看,一抹彩霞,正橫在那疊翠的峰巒上,如黑點的飛鴉,穿林翩翻,我一縷的愁心真不知如何安派,我要吩咐征鴻它帶回故國吧! 無奈它是那樣不著跡地去了。
我們徘徊在這濃綠深翠的帷幔下,竟忘記前進了。一個身穿和服的中年男人,腳上穿著木屐,提塔提塔的來了。他向我們打量著,我們?yōu)楸苊馑挠U視,只好加快腳步走向前去。經(jīng)過這一帶森林,前面有一條鵝卵石堆成的斜坡路,兩旁種著整齊的冬青樹,只有肩膀高,一陣陣的青草香,從微風里蕩過來。我們慢步地走著,陡覺神氣清爽,一塵不染。下了斜坡,面前立著一所小巧的東洋式的茶館,里面設了幾張小矮幾和坐褥,兩旁列著柜臺,紅的蜜橘,青的蘋果,五色的雜糖,錯雜地羅列著。
“呀! 好眼熟的地方!”我不禁失聲地喊了出來。于是潛藏在心底的印象,陡然一幕幕地重映出來,唉! 我的心有些抖顫了,我是被一種感懷已往的情緒所激動,我的雙眼怔住,胸膈間充塞著悲涼,心弦凄緊地搏動著。自然是回憶到那些曾被流年蹂躪過的往事:
“唉! 往事,只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呢!”我悄悄地獨自嘆息著。但是我目前仍然有一幅逼真的圖畫再現(xiàn)出來……
一群驕傲于幸福的少女們,她們孕育著玫瑰色的希望,當她們將由學校畢業(yè)的那一年,曾隨了她們德高望重的教師,帶著歡樂的心情,渡過日本海來訪蓬萊的名勝。在她們登岸的時候,正是暮春三月櫻花亂飛的天氣,那些綴錦點翠的花樹,都是使她們樂游忘倦。她們從天色才黎明,便由東京的旅舍出發(fā);先到上野公園看過櫻花的殘妝后,又換車到井之頭公園來。這時疲倦襲擊著她們,非立刻找個地點休息不可。最后她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位置清幽的茶館,便立刻決定進去吃些東西。大家團團圍著矮凳坐下,點了兩壺龍井茶,和一些奇甜的東洋點心,她們吃著喝著,高聲談笑著,她們真像是才出谷的雛鶯;只覺眼前的東西,件件新鮮,處處都富有生趣。當然她們是被摟在幸福之神的懷抱里了。青春的愛嬌,活潑快樂的心情,她們是多么可艷羨的人生呢?
但是流年把一切都毀壞了! 誰能相信今天在這里低徊追懷往事的我,也正是當年幸福者之一呢! 哦! 流年,殘酷的流年呵! 它帶走了人間的愛嬌,它蹂躪了英雄的壯志,使我站在這似曾相識的樹下,只有咽淚,我有什么方法,使年光倒流呢!
唉! 這僅僅是九年后的今天。呀,這短短的九年中,我走的是崎嶇的世路,我攀緣過陡峭的崖壁,我由死的絕谷里逃命,使我嘗著忍受由心頭淌血的痛苦,命運要我喝干自己的血汗。如同喝玫瑰酒一般……
唉! 這一切的刺心回憶,我忍不住流下辛酸的淚滴,連忙離開這容易激動感情的地方吧! 我們便向前面野草漫徑的小路上走去。忽然聽見一陣悲惻的唏噓聲,我仿佛看見張著灰色翅翼的秋神,正躲在那厚密的枝葉背后。立時那些枝葉都窸窸窣窣地顫抖起來。草底下的秋蟲,發(fā)出連續(xù)的唧唧聲,我的心感到一陣陣的凄冷,不敢向前去,找到路旁一張長木凳子坐下。我用滯呆的眼光,向那一片陰陰森森的叢林里睜視,當微風分開枝柯時,我望見那小河里的潺湲碧水了。水上皺起一層波紋,一只小劃子,從波紋上溜過。兩個少女搖著槳,低聲唱著歌兒。我看到這里,又無端感觸起來。覺到喉頭梗塞,不知不覺嘆道:“故國不堪回首呵!”同時那北海的紅漪清波浮現(xiàn)眼前,那些手攜情侶的男男女女,恐怕也正搖著畫槳,指點著眼前清麗秋景,低語款款吧! 況且又是菊茂蟹肥時候,料想長安市上,車水馬龍,正不少歡樂的宴聚,這飄泊異國,秋思凄涼的我們當然是無人想起的。不過,我們卻深深的眷懷著祖國,渴望得些好消息呢! 況且我們又是神經(jīng)過敏的,揣想到樹葉凋落的北平,凄風吹著,冷雨灑著的那些窮苦的同胞,也許正向茫茫的蒼天悲訴呢! 唉,破碎紊亂的祖國呵! 北海的風光不能粉飾你的寒傖! 來今雨軒的燈紅酒綠,不能安慰憂患的人生,深深眷念著祖國的我們,這一顆因熱望而顫抖的心,最后是被秋風吹冷了。
廬隱性格豪放活潑,喜歡山水,酷愛旅游。1928年春,她在北平結識了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學生李唯建,不久兩人便陷入熱戀之中。兩年以后,廬隱辭去北平女一中教職,與比她小許多歲的情人李唯建去日本東京度蜜月。起先兩人居住在神田區(qū)鬧市,十月搬到幽靜清爽的郊外阿谷。《異國秋思》寫的是搬遷到郊外后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斷。
廬隱是一個性情中人,她的筆端常露多愁善感的情思。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她筆下無不帶上自己個人的自我色彩。秋來了,天涼了,籬邊枯黃的毛豆葉、草叢中攢出頭來的野菊花和秋風中抖顫的小黃花,都會情不自禁地勾引起她的秋思愁情。
廬隱的散文不拘規(guī)矩章法,信筆寫來,自由隨便。雖說,《異國秋思》寫她和李唯建忍耐不得書房的清寂,在秋風秋色中游玩近處的“井之頭恩賜公園”,但她不拘泥于游記散文的套路有板有眼來寫,而是漫不經(jīng)心,隨手拈來。文章上半部分寫的是公園的秋景:綠陰蔥蘢的樹林、彩霞中疊翠的峰巒、鵝卵石堆成的斜坡路、修建整齊的冬青樹,微風中送來的沁人肺腑的青草香。下半部分寫的是故地重游中的作者之愁緒。看上去,前后有點脫節(jié),不太整齊劃一;然而從情緒的流向而言,卻首尾連貫,自然流暢。作者寫景的目的就在于抒情,著重渲染她的思鄉(xiāng)憂國的情緒。文章開首,寫她秋景中的悵惘。中間,寫她游園中被美麗的園中景色所吸引,暫時忘卻心中的愁緒。接著,寫她無意之中故地重游。一幕幕熟悉的景致像電影似的急速地重映在她的眼前。這時,廬隱的思緒卻像打開的閘門傾瀉而出,同時也把全文引向情緒的高潮,并且巧妙地呼應開首,點化題意。
《異國秋思》,顧名思義,抒寫的是作者置身于異國他鄉(xiāng)的愁緒。東京郊外居家周圍的秋色幽清秀美,翠微的山峰,森森的松柏,一流澗水環(huán)繞著作者的茅廬,院中的桂花吐出醉人的芳馨(李唯建:《憶廬隱》),但是終難抹去廬隱內心的惆悵。出外游玩本為解憂,未曾料到卻是勾引往事,愁緒倍增。望著小巧玲瓏的茶館,廬隱回想起1922年大學畢業(yè)前夕,和同學們橫渡東瀛游玩井之頭公園的歡樂情景,贊嘆“她們真如初出谷的雛鶯,只覺眼前的東西,件件新鮮,處處都富有生趣”。“她們是被摟在幸福之神的懷抱”,充滿著“青春的愛嬌、活潑快樂的心情”。觸景生情,廬隱無限惆悵,往事不堪回想,一方面她羨慕大學生年代的青春年華,另一方面又感嘆時光流逝,青春不再,她哀嘆道:“誰能相信今天在這里低徊追懷往事的我,也正是當年幸福者之一呢! 哦,流年,殘酷的流年喲! 它帶走了人間的愛嬌,它蹂躪了英雄的壯志。”這短暫的八九年中,廬隱先后失夫喪母、背井離鄉(xiāng),走的是“崎嶇的世路”,攀緣過“陡峭的崖壁”,她含辛茹苦、忍辱負重,方“由死的絕谷里逃命”。
文中廬隱浮想聯(lián)翩,情緒也隨著景點的變化而逐漸深化。當她滿懷凄冷,睜視叢林深處碧水細流上兩個少女搖槳輕吟的情景,無端感觸涌起,梗塞喉嚨,其情緒由個人往事不堪回首轉到“故國不堪回首”。她的眼前浮現(xiàn)一幅“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畫面:北海紅漪清波上男女情侶搖槳泛舟、長安宴聚菊茂蟹肥;而窮苦的同胞頂著凄風淋著冷雨,正向蒼天悲訴。此時此刻,廬隱的秋思更加悲切更加惆悵,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憤失望,遙望故國,仰天長嘆:“唉,破碎紊亂的祖國呵! 北海的風光不能粉飾你的寒傖! 來今雨軒的燈紅酒綠,不能安慰憂患的人生!”
《異國秋思》描繪的是異國他鄉(xiāng)的景,抒發(fā)的卻是炎黃子孫的思鄉(xiāng)憂國之情,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情文并茂的散文佳作。
上一篇:《蕭乾·銀風箏下的倫敦》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汪曾祺·異秉》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