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白樺》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隱入綠色的邊境森林,
誰能比邊防軍士兵更輕?
螢火蟲飛過去也要閃亮一星星火光,
蝴蝶翩翩起舞也要揚起霏細的花粉;
我們活躍在深深的林海里,
就像是一群無聲又無息的黑影。
迎著黑色的驟雨狂風,
誰能比邊防軍士兵更重?
千年不化的冰川也會在雷電中崩裂,
萬年凝固的雪山也會在暴風里震動;
我們站立在神圣的國境線上,
每一個哨崗都是一座不移的山峰!
1956年8月
這是一首反映五十年代駐守祖國南疆的戰士生活的抒情詩。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修辭學》中說:“相對觀念之意義,易為人覺察;其于并列排出時,尤為明顯。”《輕! 重!》就是有意識地把“輕”和“重”這兩個“相對觀念”“并列排出”,而取得了特殊表現效果的一首詩。
當然,“輕”和“重”的“相對觀念”并非憑空而來,此詩也并非詩人的觀念演繹所致。究其實,這是作為軍人一員的詩人熟稔生活的結果,也是他按照詩歌藝術的規律不板不滯地表現生活的結果。不少人都認為,解放軍戰士的行動總是如風,如電,迅不可擋;他們的意志總是如鋼,如鐵,堅不可摧,詩人卻獨具慧眼地發現了他們也有輕而又輕的一面,而且這輕而又輕的一面并非不足道,不值得寫,它也同樣顯示了戰士的氣質和特點,此詩用“輕”來襯托“重”,突出戰士肩負的重擔,這就比一味以“重”寫“重”好得多了。
詩共兩節,前節寫“輕”,后節寫“重”,句式相仿而色調互異。就語言形式而言,詩人竭力把前后兩節靠攏,就感情色調而言,詩人則竭力把前后兩節拉開,這一靠一拉,詩作就具有一種特殊的張力,格外耐人咀嚼。第一節為了寫“輕”,詩人特意請來了“螢火蟲”和“蝴蝶”,這既是對戰士巡邏邊境的實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又是由物及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用螢火蟲、蝴蝶輕盈的姿態有力地襯托出邊防戰士更為輕盈也更為機警的身影。第二節寫“重”,調子驟然升高,色調急速轉化,詩人致力于從物體大小、色調明暗、動作強弱等各方面和前者構成一種正反對比、闊狹頓異的藝術境界。且不說其他,單以色調的涂抹而言,前一節寫綠色的森林,星星點點的螢光,可謂明媚艷麗,賞心悅目,后一節卻是“黑色的驟雨狂風”,迅速換成了暗色,轉移了讀者的視線。這里還要注意的是,“驟雨狂風”原是實寫,但一旦加上“黑色的”這個定語,立刻由實變虛,成為形容敵軍入侵的比喻了。其他如龐大的雪山、冰川之于渺小的昆蟲,冰川“崩裂”、雪山“震動”之于翩翩飛舞的蝴蝶,也莫不是在對比上下功夫,從反差中求得感情的強化。總之,這首詩確實是一首立意清晰、線索單純而又角度多變、對比分明的好詩。
上一篇:《車禍·[臺灣]羅門》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邊界望鄉·[臺灣]洛夫》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