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華·金克木》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年華像豬血樣的暗紫了!
再也浮不起一星星泡沫,
只冷冷的凝凍著,
——靜待宰割。
天空是一所污濁的泥塘,
死的云塊在慢慢的散化,
呆浮著一只烏鴉,
——啊,我的年華!
金克木是一位三十年代的詩人,與戴望舒有過交往,對當時興盛的現代派詩風,有過獨到深刻的見解。他在一篇以“柯可”筆名發表的論文《雜論新詩》中曾經尖銳中肯地指出過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他說:詩歌創作的癥結在于書本氣太重,未老先衰,因吃得太多而營養不良,缺乏新鮮感,被中外古老以至近代的傳統壓倒。他認為做詩并不是做學問,歷來一切大文學家都來自更野蠻的成份。他呼吁現代詩要有野蠻、樸直、粗獷、新鮮的青春活力。他的結論是:“詩僵化,以過于文明故,必有野蠻大力來始能抗此數千年傳統之重壓而更進。”(《新詩》1937年第2卷第3、4期)一個詩人的理論與他的創作實踐之間,有時會有距離,金克木的詩創作也未必就是他的理論的優秀樣板,然而他的詩確實避免了詩思詩形的僵化,而有一股新鮮、野蠻、樸質的氣息回旋于其間。他是一位學問家,按常理說很容易自覺不自覺地賣弄學問,滿紙書卷氣,被新舊傳統所壓倒,因消化不良而有過重的因襲,然而他沒有落入這個陷阱,他的詩是創造,直接寫他的生命體驗,他有一股不拘一格的才氣。
《年華》寫于1933年。當時詩人年僅二十多歲。“年華”是個美麗的字眼,按字面的本來意義講是歲月的花朵,往往讓人想起一個人如花的年齡和新鮮的青春活力。然而詩人在這個詩題下表現的,卻是一種生命力被壓抑被摧殘的憤嫉情緒,這是尖銳的諷刺與有力的調侃。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這里并不渲染感傷憂郁,顯得絕望而不幻滅,憤慨而又執著,這是因為洋溢在詩行之間的是一股對于因失望而無力掙扎的被動生活的嘲諷,因此,這首詩給人以力量。這就是詩的文本所蘊涵的活力。
詩里的意象頗有些“蠻野”和新奇。暗紫的豬血,完全來自生活,而“靜待宰割”是個隱喻,沒有一絲熱氣而凝凍著的青春,有如一頭豬被動地等待宰割。詩的下闋,詩人以天空里毫無活氣地飄泊著的烏鴉喻生活的沉悶呆滯,而又把通常是美好象征的天空喻為一池污濁的泥塘,那凝凍的云塊是“死”的。這里的比喻是全新的,表現出詩人善于以創新的意象來抒寫情懷。曾經有人說過:詩人的才華離不開比喻。這首詩的比喻不僅是奇特的,而且是遙遠的,是象征主義詩作所慣用的“遠取譬”,因而這里表示著作者對于生活的新發現和新理解。天空既如此“污濁”,烏鴉也只得“呆浮”著了;云塊既已死去,烏鴉自然也就沒有了生之情緒——而烏鴉本來是可以在蔚藍的天空愉快地飛翔的! 這樣,詩人既寫了自己的生之苦悶,也影射了社會氣候的惡劣。
總之,這詩里蘊有一股力,一股蠻野的力量。這力量既是思想的——人不能如豬那樣靜待宰割,也不能如烏鴉那樣飄泊呆??;也是藝術的——幾個來自生活與生命體驗的創新意象,表現出詩人創作的蓬勃朝氣。
上一篇:《峨日朵雪峰之側·昌耀》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序詩(一)·成仿吾》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