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通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南朝梁江淹撰。江淹(444~505),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東)人。曾在宋、齊、梁三朝做官。齊明帝時為御史中丞,梁武帝時遷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江淹早年便以詩賦著稱于世,是南朝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恨賦》和《別賦》,是六朝駢體賦中的佳作,新穎別致,頗負盛名。他的詩多擬古之作,對漢、魏、晉、宋作家的風格心領神會,摹擬酷似,只是缺少獨創精神。例如,《擬謝臨川游山》一詩中的“夜聞猩猩啼,朝見鼯鼠逝。南中氣候暖,朱華凌白雪”,與謝靈運詩非常相似。江淹到了晚年,官高爵顯,生活優裕,文思逐漸衰退,時人稱之為“江郎才盡”。《南史·江淹傳》還記載了張景陽夢中索錦、郭璞夢中討筆的傳說故事。《隋書·經籍志》著錄的《江淹集》和《江淹后集》均已散佚。。現今傳本是后人所輯。有翻宋刻本,題名《江文通集》,10卷,《四部叢刊》就是據此本影印的。明末張溥所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題名《江醴陵集》。清乾隆年間梁賓的校刊本,題名《江文通集》,《四庫全書總目》加以著錄,《四部備要》根據此本排印。此外,明萬歷年間胡之驥著有《江文通集匯注》10卷,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李長路、趙威點校本。
上一篇:《漢語詩律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法律篇》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