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捉船行
清詩篇名。七古。吳偉業作。見《梅村家藏稿》卷三。順治、康熙之際,清廷為了鎮壓各地抗清運動,軍事調動十分頻繁,地方官吏借口軍運,四處捉船,橫加勒索。這首詩即反映當時江南水鄉船民身遭暴虐、苦不堪言的社會現實,至今仍有一定的認識價值。詩中選取官差捉船這一典型情節,層層深入地揭示出官差的威逼勒索。船分大、中、小三等,大船以錢買脫,中船潛避蘆港,倒霉的是小船,由于信息不靈,成為追捕的對象。被捉后,船民不由分說受到鞭打。船戶為了生計,只好斂錢致送。此外還有常行費、門攤等重重額外捐稅,百姓之苦,有口難言。妙在結尾處點明一筆:高大巍峨的船根本沒有使用,而是長年停泊在碼頭,打鼓插旗,虛張聲勢而已。這樣就讓讀者思索,官府乃是有意識地坑害百姓,借機勒索而已。從這首詩的寫作可以看出作者不愧是一位深具憂患意識的詩人。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揮麈詩話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