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唐與羅隱相遇,隱有《題牡丹》詩云:“若教解語應(yīng)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唐因戲隱曰:“此非賦牡丹,乃題女子障耳。”隱應(yīng)聲曰:“猶勝足下鬼詩。”唐曰:“其詞安在?”隱曰:“只‘樹底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茫’。得非鬼詩?”唐無言以對。 ○《舊五代史》卷二四 事亦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五八、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八。
[述要] 曹唐與羅隱相遇,羅有《題牡丹》詩云:“若教解語應(yīng)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曹嘲笑他說:“這不是詠牡丹,而是仕女圖上的題畫詩。”羅接口說:“盡管如此,還是勝過先生的鬼詩。”曹說:“哪有什么鬼詩?”羅說:“先生的‘樹底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茫’,難道不是鬼詩嗎?”曹無話可說。
[按語] 曹唐游仙詩以此二句聲名最著。《唐詩紀事》卷五八又載:“(曹唐)嘗寓江陵佛寺,寺有亭沼,唐得句曰:‘水底有天春漠漠,人間無路月茫茫。’明日,還坐沼上,有二婦人,素裳徐步,詠所得詩。唐迫而訊之,不應(yīng),未十步而沒。數(shù)日,唐亦殂,竟不成名。”
[事主檔案] 羅隱(833—910) 唐文學(xué)家。字昭諫。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陽西南)人。本名橫,以十舉進士不第,乃改名。在咸通、乾符中,與羅鄴、羅虬合稱“三羅”。光啟中,入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錢镠幕,后遷節(jié)度判官、給事中等職。其散文小品,筆鋒犀利。詩亦頗有諷刺現(xiàn)實之作,多用口語,于民間流傳頗廣。有詩集《甲乙集》和《讒書》、《兩同書》等,清人輯有《羅昭諫集》。
上一篇:《老夫懷抱 楊維楨》
下一篇:《臧否無所毀 朱元璋 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