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題賀龍將軍·田間》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師長飛馬上山
誰也不曾聽見
那馬蹄一響
他已到半山間
槍林彈雨中
他走上山
勒馬一看
人像立在馬上
要撲下山
全山陡的一驚
將軍輕輕的
冷聲一笑:
“一塊石頭
也不許他侵犯!”
那匹馬、又高
又紅的駿馬
不用人拴
崖前姍姍踏踏
如一輪紅日
搭著一副銅鞍
將軍背倚巖石
冷笑轉成歡笑
抽煙閑談中
打完大殲滅戰
1945年左右寫
《山中》是組詩《名將錄》中的一首,取材于1939年賀龍(當時任八路軍120師師長)所指揮的陳莊殲滅戰,1945年左右才寫出,可見醞釀之久。從《山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題材的選擇和提煉上頗具匠心。
《山中》共五節,包括若斷若續的五組鏡頭,如題所示,所有的鏡頭都是在“山中”攝取的。第一節是“師長飛馬上山”的一組鏡頭,突出了一輕二快的特點,表現了賀龍的颯爽英姿和雷厲風行的性格。第二節是賀龍在山頂的一組鏡頭,抓住三個動作來寫。一是“他走上山”,以“槍林彈雨”的環境烘托他履險如夷的氣概。二是“勒馬一看/人像立在馬上”,具體描繪了他居高望遠的神態,暗示了他對地形、敵情的細致觀察。三是“要撲下山”,“撲”字下得好,“要”字下得更好,“要撲”而尚未撲就已經發生了如此影響:“全山陡的一驚”。山都震驚,何況敵人?第三節是一個特寫鏡頭,只突出了賀龍師長的一個表情、一句話,表現了他對敵人的輕蔑和殲滅敵人的必勝信心。第四個鏡頭里只有馬沒有人,以馬襯人。指揮所外駿馬的悠閑自在,暗示了指揮所內師長的從容自若。最后一個鏡頭是:“將軍背倚巖石/冷笑轉成歡笑”。還配上一句畫外音:“抽煙閑談中/打完大殲滅戰”。“背倚巖石”又一次與題目相扣,這個動作表現了師長的輕松自在。整個大殲滅戰的過程未著一字,作者卻把著眼點放在師長的表情變化上:“冷笑轉成歡笑”。這個細節的意味極其豐富。師長的“抽煙閑談”和開懷“歡笑”,給讀者留下了豪爽開朗、平易近人的印象。戰前周密準備,部署得當,戰時雷厲風行,指揮若定,這才有后面的“抽煙閑談”和倚石“歡笑”,前后的兩種不同情調互相映襯,構成了賀龍師長多側面的統一形象。
這首敘事短詩不求故事的連貫和場面的完整,只是抓住幾個片斷、幾個細節來點染人物的精神風貌;每一個片斷和細節都能啟發讀者的聯想,這正是敘事短詩所特有的長處。
上一篇:《太陽·屈原(選一首)·楊煉》全文與讀后感賞
下一篇:《山中即景·李大釗》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