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春姓柳氏,國初明州女子也,年十六,患病禱于關王祠而愈,因繡旛往酬之。一少年僧頗聰慧,窺柳氏之姿而悅之,因以其姓戲作咒語,誦之于神云:“江南柳,嫩綠未成陰。攀折尚憐枝葉小,黃鸝飛上力難禁。留取待春深。”女亦甚慧,聞之不勝其怒,歸告于父,父訟之于方國珍。時國珍據明州,捕僧至,問之曰:“何姓?”對曰:“姓竺,名月華。”國珍命以竹籠盛之,將沉之江,又曰:“我亦取汝姓,當作一偈送汝歸東流。”因吟曰:“江南竹,巧匠結成籠。好與吾師藏法體,碧波深處伴蛟龍。方知色是空。”其僧痛哭哀訴曰:“死,吾分也,乞容一言。”國珍許之。僧曰:“江南月,如鏡亦如鉤。明鏡不臨紅粉面,曲鉤不上畫簾頭。空自照東流。”國珍以其以名為答,大笑,釋之。且令蓄發,以柳氏配為夫婦。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一 事亦見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話》卷下、清·徐《詞苑叢談》卷一二。
[注釋] 國初: 指明初。按此則為方國珍占據明州時事,當屬元末。
[述要] 柳含春,元末明初明州女子。十六歲時患病,曾往關王祠祈禱。后來病愈,便繡了旙前往酬愿。有一個少年僧人很聰明,看見柳美貌,心生愛慕之意,便以“柳”字戲作一首咒語,在神像面前誦讀:“江南柳,嫩綠未成陰。攀折尚憐枝葉小,黃鸝飛上力難禁。留取待春深。”柳也很聰明,聽了僧人的咒語,很是生氣,回家告訴父親。當時方國珍占據明州,柳父便去方處告狀。方將僧人拘捕,問他:“姓什么?”回答說:“姓竺,名月華。”方命令手下人將僧人裝進竹籠,準備沉進江里,又說:“我也取你的姓,作一首偈語,送你隨水東流。”就念道:“江南竹,巧匠結成籠。好與吾師藏法體,碧波深處伴蛟龍。方知色是空。”僧人痛哭哀訴道:“您判我死罪,是理所應當的,可是請容許我再說一句話。”方答應了。僧人便念道:“江南月,如鏡亦如鉤。明鏡不臨紅粉面,曲鉤不上畫簾頭。空自照東流。”方知道僧人是以自己名字中的“月”字作回答,哈哈大笑,將僧人釋放,并命令他蓄發還俗,與柳結為夫婦。
[按語] 僧詞乃改歐陽修詞而成者。見商務本《說郛》卷四五《錢氏私志》。
[事主檔案] 方國珍(1319—1374) 元末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名珍,字國珍。至正八年(1348)率眾數千人入海,打劫漕運糧食,進攻浙東沿海。屢使被俘元官為其求官職,遣人到大都賄賂當道,因得任海道運糧漕運萬戶,割據溫州、臺州、慶元三路。至正二十七年降朱元璋。
上一篇:《毛三瘦 毛先舒 沈謙》
下一篇:《洛陽紙貴 左思 張華 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