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而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附錄》卷五歐陽發(fā)《先公事跡》 事亦見宋·蘇轍《欒城集·后集》卷二三《歐陽文忠公神道碑》、《宋史·歐陽修傳》。
[述要] 歐陽修四歲喪父,母鄭氏親自教歐陽修讀書識字。家貧,沒錢買筆墨紙硯,就用蘆荻桿當筆,在地上學寫字。鄭氏教歐陽修讀古文、寫詩。家中無書,歐陽修便到鄉(xiāng)中士人家借閱或抄錄,往往還沒抄完就已能背誦了。歐陽修為了讀書常常廢寢忘食。
[事主檔案] 歐陽修(1007—1072) 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圣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謚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頗受李白、韓愈影響,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上一篇:《男子不受人惠 孫星衍》
下一篇:《癲名不虛得 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