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萊,字立夫,浦江人……生有奇質。四歲,母口授《孝經》、《論語》,輒成誦。七歲,能屬文。族父幼敏家多書,公往私挾一編歸,盡夜讀竟,又復往易。幼敏知而視之,乃《漢書》也。幼敏指《谷永杜鄴傳》曰:“汝能記是,當不汝責。”先生瑯瑯誦之,不遺一字。幼敏以為偶熟此卷,三易他編,盡然。因悉出藏,盡使讀之。 ○清·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卷五六
[述要] 吳萊四歲時,母親盛氏給他口授《孝經》、《論語》,即能背誦。七歲,能作文。族父幼敏家藏書很多,吳偷偷拿一冊回來,連夜讀完,又去掉換。幼敏一看是《漢書》,就指著《谷永杜鄴傳》說:“你能記住這篇,我就不責罰你。”吳瑯瑯背誦,不漏一字。幼敏以為他偶爾熟悉此卷,又問他別卷,問了三次他都背誦如流。于是幼敏把藏書全拿出來供他閱讀。吳最終成為大學者。
[事主檔案] 吳萊(1297—1340) 元學者。字立夫,本名來鳳。浦江(今屬浙江)人。延祐間舉進士不第,隱居松山,深研經史,為宋濂師。所作散文,于當時的社會危機有所觸及,要求“德化”與“刑辟”并舉。也能詩。有《淵穎吳先生集》。
上一篇:《熟觀《唐史》稿本 黃庭堅》
下一篇:《燎麻夜讀 劉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