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先生于辭受界限極嚴,人但見其有里巷小人持餅餌一箬索書者,欣然納之,遂以為可浼。嘗聞唐王曾以黃金數笏,遣一承奉赍捧來蘇,求衡山作畫。先生堅拒不納,竟不見其使,書不肯啟封。此承奉逡巡數日而去。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一五
[述要] 文徵明(號衡山居士)對答應或拒絕為別人寫字作畫的界限極其嚴格。人們只看見一般的市民拿些糕點之類的東西送他,他便欣然接受,并為之寫字,于是都認為他好說話。但唐王曾派一承奉帶了數條黃金與自己的信來蘇州請文作畫,他卻堅決不受,來使也不見,信也不拆封。承奉逗留了幾天,見達不到目的,只好回去了。
[按語] 明鄭仲夔《清言》卷三亦載此事,但唐王作周王。
上一篇:《畫梅刺時 王冕》
下一篇:《白水對黑土 蔣敦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