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九井
【出典】 《姑蘇記》:“縣南十里有九井山,即殷仲文九日從桓公游九井賦詩處也。”(據《太平御覽》卷四六引)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八《江南道四·宣州·當涂縣》:“九井山,在縣南一十里。殷仲文九日從桓溫登九井賦詩,即此山也。”
【釋義】 今安徽當涂縣有九井山,山以九井得名。相傳為晉人殷仲文隨從桓溫于九月九日登臨賦詩之處。后人常用作詠重九宴飲的典故。
【例句】 記龍山昨夜,寒泉九井,帽輕似葉,須戟如虬。(劉辰翁《沁園春·和劉仲簡九日韻》3233)這里用本典切合重九。
詩詞典故·九井
【出典】 《姑蘇記》:“縣南十里有九井山,即殷仲文九日從桓公游九井賦詩處也。”(據《太平御覽》卷四六引)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八《江南道四·宣州·當涂縣》:“九井山,在縣南一十里。殷仲文九日從桓溫登九井賦詩,即此山也。”
【釋義】 今安徽當涂縣有九井山,山以九井得名。相傳為晉人殷仲文隨從桓溫于九月九日登臨賦詩之處。后人常用作詠重九宴飲的典故。
【例句】 記龍山昨夜,寒泉九井,帽輕似葉,須戟如虬。(劉辰翁《沁園春·和劉仲簡九日韻》3233)這里用本典切合重九。
上一篇:典故《九五》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九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