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鸞臺
【出典】 《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門下省“龍朔改為東臺,光宅改為鸞臺,神龍復。”
【釋義】 鸞臺,指門下省,唐武則天時曾改門下省為鸞臺。唐初舊制,宰相常于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后因以“鸞臺”為詠宰相的典故。
【例句】 ①明年歸詔上鸞臺,記別離難處。(韓元吉《賀圣朝·送天與》1393)這里用以祝美天與將為宰相。②明年公已在鸞臺,看取春風,丹詔重來。(韓元吉《一剪梅·葉夢錫席上》1396)這里用以頌美葉夢錫行將為相。③鏡里新霜空自憫,問幾時、鸞臺鰲署。(陸游《真珠簾》[山村水館參差路]1589)這里用以自慨未能致身高位,難酬大志。④曾是鸞臺金馬客,一場夢覺來人事非。(劉光祖《沁園春·壽晁帥七十》2065)這里用以點出晁帥曾在門下省任職。⑤看河東召入,韓侯歸覲,通班玉筍,穩上鸞臺。(蕭仲芮《沁園春·壽春陵史君叔》3541)這里用以祝美春陵史君宦途順利,將歸登相位。
上一篇:典故《鸞分鏡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鸞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