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德之本也
【題解】
本則選自《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
《孝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之一。全書共十八章。作者應(yīng)為孔門后學(xué),借孔子與曾子談話的形式論述孝道。今《十三經(jīng)注疏》本系唐玄宗李隆基注、宋邢昺疏。
《開宗明義章》為《孝經(jīng)》第一章。顯明孝之根本。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1),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2):“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fù)坐,吾語汝。”“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注釋】
(1)順:教化。(2)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離席起立,以示敬意。
【導(dǎo)讀】
本則開宗明義,說明了全書的宗旨。強調(diào)孝是道德的基礎(chǔ)和根本,整個道德教育皆以孝為起點,它是教化的源泉。由此可知,孝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并且,接下來又強調(diào)了“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這是孝之終也。鼓勵為人子女必須有所追求,有所建樹,而不是僅僅蝸守在父母身邊。這對后來的年輕人也有著極大的啟迪作用。
上一篇:子欲養(yǎng)乎親不待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