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仁也
【題解】
本則選自《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1);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2),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注釋】
(1)良:指本能的,天然的。良能:天賦的才能。良知:天賦的道德觀念。(2)孩提之童:指兩三歲之間的小孩子。
【導讀】
有些東西,是人不需要學習和思考就會的。每個孩子,都知道親近自己的父母,尊敬他們的兄長。所以仁義之心,是天下人人都有的。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倒把這本能逐漸淡忘了。與父母逐漸疏遠,心里話也不愿跟父母說了,甚至跟父母有了一層可怕的隔膜。而賢與愚的區別,就在于是否丟失了“愛親敬長”的本能。
上一篇:《孟子·離婁下》五不孝如何理解
下一篇:君子有三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