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一圣
【題解】
本段選自《顏氏家訓·慕賢》。
《慕賢》是《顏氏家訓》第七篇。闡明君子必慎交游,以與圣賢處。
古人云:“千載一圣,猶旦暮也(1);五百年一賢,猶比髆也(2)。”言圣賢之難得,疏闊如此(3)。儻遭不世明達君子(4),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播越(5),聞見已多,所值名賢(6),未嘗不神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7),熏漬陶染,言笑舉對,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8),較明易習者也(9)!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10),久而自臭也。墨翟悲于染絲(11),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12)。”顏、閔之徒(13),何可世得(14)!但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
【注釋】
(1)旦暮:早晚。喻短時間內(nèi)。此句意謂一千年出一位圣人,還近得像從早到晚之間。(2)比髆(bó):比肩。髆,肩膀。此句意謂五百年出一位賢人,還密得像一個接一個。兩句皆形容圣賢稀少。(3)疏闊:相隔久遠。(4)儻:假如。不世:不世出。比喻難得。(5)播越:逃亡;流離失所。(6)值:遇到。(7)款狎:親近。(8)操履藝能:操守和技能。(9)較明:明顯;明白。這幾句意謂少年人易受熏染,別人的言笑舉對,即使無心去學,也會潛移默化,自然相似,何況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為明顯易于學習的東西呢!(10)鮑魚:咸魚。(11)墨翟悲于染絲:見《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12)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見《論語·學而》。(13)顏、閔:指顏回、閔子騫。兩人都是孔子的弟子。(14)世得:一世才出一個。一世指三十年。
【導讀】
圣賢之人太難得了,如果有幸遇到一個德才兼?zhèn)涞馁t者,一定要趁機好好向他學習。年輕人尚未定性,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要謹慎擇友,要與比自己賢明的人交往,學習他們的長處,提升自我。
【思考】
思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含義,與同學交換你的想法。
上一篇:譬之若登山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列子·湯問》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