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舞蹈·德爾沙特
舞蹈理論家,生于法國,是歐美現代派舞蹈理論的先驅。他創立的“德爾沙特表情體系”成為現代派舞蹈理論的基石。德爾沙特早年學習聲樂,但并沒有成為一名音樂家。他后來轉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與外部形體之間的關系,觀察人的內心情感是如何通過外部形體動作表現出來的。他特別重視手勢與內心活動的聯系,甚至偷偷躲藏在隱蔽處,觀察幼兒的游戲,分析喜歡孩子的阿姨與討厭孩子的阿姨之間在手勢上的區別。這樣他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人的形體活動和人的內心活動息息相關,內部感情的強烈程度決定著外部動作的表現程度。在當時,這一發現的確是人體動作理論上的一大突破,它打破了傳統芭蕾為動作而動作的形式主義框框,而代之以表現主義的表情方法。德爾沙特先是把這一研究成果應用于他所熟悉的音樂、造型美術和戲劇領域,后來又應用于舞蹈。他把人體分為三部分: 頭部、頸部代表智慧,軀干和兩臂表現情緒、骨盆和腿腳表現活力。每一部分又可細分為若干小區,如手臂可分為手部、肘部和肩部,各有其表現的內容。德爾沙特十分重視軀干部分,認為身體的舒展、收縮、緊張、松馳有很強的表現力,這條原則幾乎成為所有現代派舞蹈家動作的出發點。此外,德爾沙特還把空間動作分為三大類: 對抗性動作表現力量、進攻性和戲劇性; 平行動作表現柔順性和抒情意味;對應性動作表現連續性和流暢性。關于人體姿態,德爾沙特分出九種基本規律。態度: 上舉——積極,下沉——消極。力量: 有意加強力量來顯示虛弱,有意減弱力量來顯示強大。擴張與收縮: 心情激動時動作擴張,思考時動作收縮,表示寂寞時動作適中。序列律:情緒、姿態、動作成一因果序列。方向律: 長度表示熱情,高度表示智慧,寬度表示意志。形式: 直線富有力量,圓形象征智慧,螺旋形具有神秘感,曲線令人愉悅。速度: 深度情緒和莊嚴氣氛采用慢動作,反之則采用快動作。反應律: 人對視覺目標的形體的反應與目標引起的情緒成正比。延伸律: 姿態的延伸與消極情緒成比例。德爾沙特根據這一理論規范了舞蹈形體訓練,他的學生阿爾弗萊德·吉羅德則把它整理為《表情與手勢——弗朗索瓦·德爾沙特體系的實踐法則》一書。現代舞的訓練揚棄了古典芭蕾的機械訓練方法,揉合了這一較科學的體系。德爾沙特的理論通過如下三條渠道進入現代舞: 德爾沙特的得意門生,舞蹈教員熱納維埃夫·斯的突斯把德爾沙特的理論作為講授內容,培養出了伊莎多拉·鄧肯。亨里埃特·克蘭曾與德爾沙特之子共事,后來從事訓練工作,培養出一批美國學生。而大名鼎鼎的“丹尼-肖恩舞蹈學校”,則把德爾沙特的表情訓練體系作為授課的內容之一。此外,德國舞蹈理論家——“拉班舞譜”的發明者,魯道夫·馮·拉班也把德爾沙特體系中的諸多原則和他自己的教學體系揉為一體。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橋社
下一篇:西方文學·舞蹈·魏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