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伯爾
西德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翻譯家。出生于科隆一個中下層的天主教家庭中。中學后在書店學徒,在大學學過短時間的德國文學。二次大戰時被法西斯軍隊征召入伍,曾隨軍在法國、俄國等地駐扎過。受過傷,后被美軍俘虜,1945年獲釋,回到故鄉科陲,生活至今。
青年時代和在納粹軍隊見到的政治的不公正與暴虐,激發他的創作。他描寫戰爭的悲慘,深切同情被壓迫者和沒有防衛能力的人們,對德國社會的過去和現在采取批評態度,抨擊國家、教會、軍隊和經濟力量的橫加干涉,揭露現代通迅發展產生的墮落性影響。伯爾的宗教傾向,他賦予無意義的細節以象征的含意,使人想起福克納和托馬斯·曼的創作。
早期小說以清醒、實際的態度把恐怖與戰爭及其后果聯系起來。如 《火車正點到達》(1949)、《游人,如果你來溫泉》(1950)、《亞當,你到過哪里?》 (1955) 生動描繪納粹統治下日常生活的野蠻和軍隊生活的空虛。具有海明威的簡練、暗示的風格。
早期最成功的小說《無主之家》 (1954) 描寫戰后試圖處理納粹對社會和政治的遺害。小說是多層次結構,采用五個人物的內心獨白交織而成,從不同側面表現被戰爭奪去父親和丈夫的孤兒寡婦以及生活無著的知識分子在戰后的生活和心理狀態。
《九點半鐘的臺球》(1959)敘述建筑師費麥爾一家三代人的故事。小說打破時間順序,在老費麥爾的80歲生日一天中,把現在的經歷、回想、閃回、內心獨白、思想都交織在一起,寫法具有現代派特色。諷刺費麥爾一家的富有和當代德國社會的許多問題。描寫“小人物”的中篇小說《一個小丑的看法》 (1963),一個人寧愿過小丑的誠實的生活而不愿過社會要求的那種虛偽生活。
《和一個婦女的合影》(1971) 是最成功小說之一。1972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描寫一個有利他主義精神的婦女幫助社會底層的被拋棄者,反過來也得到他們的幫助。這部小說人物眾多,情節紛繁,時空概念大幅度顛倒跳躍,小說的語言隨著人物所屬的階層和身份,職務不同而變化。著名中篇小說《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 (1974) 寫一年輕正派的家庭助理員遭到黃色報紙的誹謗,最后忍無可忍,開槍殺死歪曲、捏造事實的記者。《圍防》描寫新聞巨頭一家收到恐怖組織的恐嚇信后的緊張、憂慮、不得行動自由的心態。
伯爾抨擊社會黑暗,為人權自由辯護,主張人道主義,受到人們的贊揚。藝術上,他主要是個現實主義作家,但也擅長運用回憶、內心獨白、象征、怪誕的聯想等現代主義手法,還采用新聞紀事手法,情節緊湊、集中、語言藝術高超。
上一篇:西方文學·莫里亞克
下一篇:西方文學·莫拉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