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葉燮著。葉燮(1627~1703),字星期,號已畦,浙江嘉興人??滴蹙拍赀M士,晚年定居吳縣橫山,人稱橫山先生。主要著作有:《已畦文集》、《詩集》、《詩集殘余》等?!对姟肥且徊吭姼枥碚撆u著作,分為內篇(上下)外篇(上下)。《原詩》意在推究詩歌創作的本原。形式上不同于其他詩話那種隨筆、短札、談片式,頗多長篇議論;從內容上看,眼光獨到,見解深刻,理論嚴密。內篇主要針對前后七子的復古論和公安、竟陵派的性靈論而發。作者認為,一部詩歌史,是“踵事增華”,今勝于古的。從而反對擬古,力主創造。然而作者并不主張只“創”不“因”。他說:“前者啟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創之,后者因之而廣大之”。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才會達到更高的水平。從研究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作者進而追溯了詩歌創作的本源。作者不同意詩“獨抒性靈”的觀點,也反對“詩本性情之發”一說,而強調詩歌要表現能“窮盡天地萬有之變態”的“理、事、情”。要做到這一點,詩人就必須具備“識、才、膽、力”。其中,“識為體而才為用”,“識明則膽張”,“無識,則三者具無所托”。外篇是對歷代作家作品的藝術批評和評價。作者極為推崇杜甫,這也反映了他的文學觀點,或者說正是他文學理論的具體化?!对姟分饕姹居卸壊萏帽?、《清詩話》本等,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霍松林校注本。
上一篇:《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雙溪醉隱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