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卡臘
意大利畫家,生于皮德蒙特的夸連托。早年學習裝飾繪畫。1900年,參加巴黎的國際畫展,隨即訪問英國。1906年,進入米蘭的布雷拉,結識了馬里內蒂、波丘尼等未來主義藝術家。1910年2月,他參予簽署了未來主義繪畫宣言,同年4月11日,又簽署了未來主義繪畫的技巧宣言。1913年,他發表了自己的宣言,提倡:“有樂音、嘈雜聲和嗅覺的繪畫”。從此卡臘成為未來主義運動的活躍分子。和許多未來主義藝術家一樣,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入伍從軍,1916年卡臘在菲拉拉醫院中結識了基里柯,并共同建立了另一個新畫派——形而上畫派。卡拉的畫風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他既對文藝復興時期喬托、馬薩喬等大師的藝術有很深的研究,又得益于塞尚、畢卡索和勃拉克等人把物體簡化成基本立體形式的觀念,修拉的單純、平面和大塊色域的新印象主義畫風和明亮的用色法,也給予他不少影響。他成熟期的作品經歷了三個階段: 未來主義、形而上畫派的畫風、接近于印象派暈涂的風格。其代表作品有: 《無政府主義僧侶的葬禮》、《愛國慶祝會》(又稱《自由單字繪畫》)、《喝醉的先生》等。卡臘是唯一在意大利現代藝術運動的兩大流派中都起過重大作用的藝術家,他以超人的敏感力在這兩大流派的發展中,即與別人協同合作,同時又貢獻自己的獨特風格。不僅如此,卡臘還是一位藝術評論家,1915年,他以 《戰爭畫》為書名出版了論未來主義的一些文稿集,1918年,發表了 《形而上繪畫》,他的理論著作與他的繪畫實踐一樣,對后來的達達主義者、超現實主義者和波普藝術家產生了特定的影響。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絡阿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