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音樂·《無主的錘子》
女低音與室內樂隊。布列茲作于 1953—1955年。樂隊由長笛、中提琴、吉他、顫音琴、木琴和打擊樂組成。歌詞取自超現實主義詩人夏爾所作的三首詩。全曲共分九個樂章,純器樂曲與歌曲交替進行。這是作者在“整體序列主義”之后采用較為靈活的技法創作的一首杰作。雖仍以序列音樂為基礎,譜面復雜,節奏、力度變化多端,但突出的特點是格調清新,音色甜美,使人想起德彪西和勛伯格的作品。布列茲的獨特風格體現在: 急促的速度,清晰、尖利的音響,極端繁復的結構,以及由一種含蓄的手法傳達的極度激奮的表現樣式。這部作品還體現出西方人對時間、進行的概念與東方人對寂靜和無聲的感覺之間的強烈沖突。這表現在許多剛剛開始進行的音突然被休止符或延長音所打斷。
上一篇:西方文學·音樂·《戰爭安魂曲》
下一篇:西方文學·音樂·《第三鋼琴奏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