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加什語文學
早在14世紀初,馬爾加什人已經在馬達加斯加島建國,到1794年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王國。1896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60年,馬爾加什共和國宣告獨立。馬爾加什語文學的口頭傳統源遠流長,形式多樣,有諺語、民間故事,海因一切尼(對話形式的散文詩)和穆皮拉勞(小歌舞)等。17世紀留下一批用阿拉伯文字寫的手稿,內容大都是宗教(或巫術)性質的,有一些則是神話,歷史傳說的記述等。19世紀是馬達加斯加(今馬爾加什)發生極其重大的文化革新的時代。初期,馬爾加什人在拉丁字母的基礎上創建了馬爾加什的文字,興辦學校,創建印刷所。80年代出版了馬爾加什語報紙和小雜志,發表故事和小說等。嚴格說,馬爾加什語書面文學從此開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馬爾加什語文學有了很快的發展。一批才華超群的新聞記者、小說家、詩人、作曲家和劇作家登上文壇。A·拉巴里(1864—1947)發表了4部具有教誨意義的感傷小說。阿萊西斯·拉科圖比(生卒年不詳)、加斯丁·拉尼扎納博羅羅納(1861—1938)和柴拉得拉·拉交納赫(1863—1931)在創作馬爾加什語音樂喜劇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把土生土長的穆皮拉勞傳統同法國輕歌劇的影響結合起來,主題是愛情,劇本通常以道德說教的調子結束。東達維特拉(1880—1936)的佳作《魔力的戒指》于1906年演出。殖民地時期,馬爾加什語受到壓制,一批作家被監禁,但文學活動并沒有根絕。最著名的詩人和作家有愛德華·安德里安加芬特立莫(1881—1972)、莫里斯·拉沙繆爾(1886—1954)、夏洛特·拉扎芬尼埃納(1894年生)、拉曼南陶安尼納(1891—1940)、羅德里希(1897—1967)、埃麗·拉哈羅拉希(1901年生)、費萊迪·拉交福拉(1902—1968)、J·V·S·拉扎坎德雷尼(1913年生)等都曾創作了有價值的作品。獨立后,民族語言受到鼓勵,小說有了迅速的發展,重要作品有: 阿爾風斯·拉沃加納哈里的《災難之中》(1967)、讓一路易斯·拉沙米扎費的《永遠》 (1967)、邁克爾·保羅·亞伯拉罕—拉扎費馬哈羅的《治罪》(1968)和E·D·安德里亞馬拉拉的《婚約》 (1971)等。
上一篇:韻律
下一篇:馬拉提語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