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提語文學
印度西南部馬哈拉施特拉邦人民的文學,據說已有近千年歷史。從11世紀至17世紀,被稱為虔誠文學時期,主要詩人有遮納希沃爾(1271—1296) 、納姆代沃(1270—1350) 、塔格納特(1533—1599)、杜卡拉姆(1608—1649)、薩默爾塔(1608—1682)等。17至18世紀詩歌進入形式主義時期,瓦曼和羅庫納特以及摩羅本德(1729—1794)的詩歌只有少數人欣賞。到19世紀文學發展較快,巴巴·伯德姆納吉(1831—1906)的長篇小說《漂泊在葉木納河上》反映婦女命運問題; 拉姆金德爾·皮迦吉·貢吉格爾(1844—1902)擅長歷史小說。民主派詩人的代表是蓋什沃蘇德(1866—1905),復古派詩人以維納耶格·吉伯盧納格(1872—1909)為代表,帕斯格爾·拉姆金德爾·丹貝(1874—1941)是唯美主義流派的旗手,他有逃避現實的傾向,這些詩人對后世影響較大。馬拉提語戲劇在19世紀中期才出現,B.P.基爾洛斯格爾(1843—1885)使戲劇首次獲得成功。K.P.卡迪爾克爾 (1872—1948)的《空竹伏誅》可屬象征劇,獲得了強烈的戲劇效果。希利巴德·克里什那·高爾赫德格爾(1871—1934)創作的諷刺戲劇富有幽默感。納爾辛赫·金達曼·蓋勒格爾(1872—1949)寫的劇本取材于歷史和神話,受到讀者歡迎,也為后人所效倣。 長篇小說從赫利納拉揚·阿伯代(1864—1919)開始,很快成熟起來,歷史小說和現實小說并行不悖各有讀者群。主要作家有納拉揚·赫利·阿伯代、D.M.比德萊(1882—1928)、瓦門·馬勒哈爾·喬希(1882—1943)和蓋德卡爾(1884—1937)等。本世紀30—40年代,最有影響的兩位文學家是帕德蓋(1894— )和康代格爾(1898—1976)。50—60年代,鄉土文學盛行,迪凱、班德賽、維帕沃勒·希魯爾格爾的小說有的描寫土著民族,有的描寫偏僻山區的生活,各具特色。
上一篇:馬爾加什語文學
下一篇:馬拉雅拉姆語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