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姆與狄歐
又譯《冬貉》,長篇敘事詩,作者〔柬埔寨〕桑托沃哈·莫克,發(fā)表于1859年。1915年,詩人索姆將其改寫成七言律詩。1942年,詩人韋波爾·努·岡又在原詩的基礎上根據(jù)民間藝人的說唱改寫成八言律詩。詩作中的男主人公東姆是個英俊的青年,在威夏通寺廟落發(fā)為僧,生有一副動聽的歌喉。一天,他的歌聲吸引了一位名叫狄歐的姑娘,兩人一見鐘情,海誓山盟。但狄歐的母親要把她許配給縣官的兒子。這時,東姆因唱歌出名被國王任用,狄歐也被國王選美入宮。不料愛慕錢財?shù)牡覛W的母親將女兒騙回家中。東姆聞訊,急速回家,不幸被人暗殺。狄歐得知,自刎在東姆身旁。詩作反映了15世紀柬埔寨人民的真實生活,歌頌了青年男女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對封建禮教的反抗精神。它以優(yōu)美的詩句、嚴謹?shù)捻嵚啥Q,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的藝術(shù)成就,成為柬埔寨詩歌的代表作。
上一篇:三界經(jīng)
下一篇:烏古斯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