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磨房
長篇小說。作者[黎巴嫩]陶·阿瓦德。發表于1972年,被認為是作家繼《面包》后的又一力作。小說以1968年的貝魯特為背景,學生游行、罷課,以色列的飛機不斷侵犯領空; 政府癱瘓無力;議員們腐化、墮落、爭權奪利。故事以胡莉太太的妓院為場景,集中而淋漓盡致地揭示了上層社會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方面的腐朽,也寫出下層人民在饑寒交迫中,不堪忍受,起來斗爭的情況。作品暗示當時的貝魯特就象吃人的磨房,折磨善良、無辜的勞動人民,榨取他們的血汗。要解放,只有起來進行革命斗爭。作品從政治、社會、經濟、思想、宗教諸方面揭示了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頗有深度和廣度,故爾影響較大,被認為是一部揭示了黎巴嫩內戰原因的作品。小說語言優美、流暢,不少地方穿插有大量的獨白,借用了某些電影技巧和現代派手法。
上一篇:貝蒂阿(修辭)
下一篇:貼金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