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無匹傳奇》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一名《生花夢二集》。古吳娥川主人編次。四卷十六回。成書于清代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 (1730~1760) 之間。版本有: 清代乾隆、嘉慶間金閶黃金屋刻本,本衙藏版本。今行本有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本 (1983年)。
書敘明朝初年,廣東南雄府仁壽村有一人,姓干名將,字白虹,年輕好義,性嗜飲酒。因偷飲本村富戶金守溪家釀之檳榔美酒,酒醉被金的女兒麗容救起,二人相識,遂結良緣,并繼承了金家的萬貫家私。
一日,干白虹游南雄嶺,將僵臥雪中快被凍死的淮南書生陳與權救引回家,得知陳與權之父母因中年無子,乃過繼外甥劉天相。劉天相負心獨吞家產,氣死陳之父母,并將陳與權逐出門外。嗣后,劉又以家中財產捐得廣州通判,赴任途中,將尾隨其上任的陳與權拋撇南雄嶺冰雪之中,欲令其死。干白虹知此隱情,深為同情,乃贈陳與權美婢,助其聘娶妻室,慨費千金之資。
干白虹為助陳與權進學,進城求人打通考官歐陽健關節。途中在一室外小憩,聽到戚忠孝夫婦因無法還債,正欲雙雙尋死的哭訴,激起同情之心,決定回家取銀相助。半路又被劉天相家人攔住毆打。當他獲悉所遇之人就是相害陳與權的劉天相時,乃憤然將其打死,并將劉天相攜帶的金銀濟助與戚忠孝夫婦。
不料,干白虹為陳與權圖謀進學通賄之事敗露,干、陳及歐陽健等有關人犯俱被緝捕到京,縲身刑獄,幾遭斃命。后幸得大理寺問官照拂,方被豁免。干白虹一心成全陳與權功名,又慷慨捐銀,使陳與權納為國子監生,并打通內監,使陳榮登鄉榜。
干白虹在京,又遇到遭受土豪暴無忌迫害的落難書生曾九功。曾九功之岳父無辜被難,死于獄中,家產也被籍沒入官。九功之未婚妻陸小姐又遭暴無忌拐騙,欲納為妾。曾九功幾次哀求,暴無忌要挾以千兩銀價贖歸其未婚妻。干白虹贈曾九功千金,又遭暴無忌誣賴。干白虹仗義鋤惡,夜入暴府,殺死暴無忌,救出陸小姐與曾九功完聚,又囑二人逃回南京讀書,侍機進取功名。
干白虹因陳與權入場會試,名落孫山,乃與其同歸故鄉。將至南雄,忽聞戚忠孝因使用自己救助之銀兩,被劉天相舊仆認出,陷身獄中,問戚死罪,乃挺身認罪,救戚忠孝出獄。戚忠孝為報干白虹大恩,觸欄殉義而死,干白虹被免死罪,徙罪五年,發配山東。監行前到陳與權家中辭行,陳與權竟閉門不見。
干白虹走后,陳與權乃設計坑騙干白虹土地、房產到手,霸為己有,又設下毒計,誣賴干妻金麗容殺死其外甥,將麗容家私洗劫殆盡,使麗容攜幼子踉蹌奔命于外,棲身于尼庵之中。
值干白虹之子浚郊年已十五,聰敏穎慧,智識過人。見父親徙期已滿,杳無音訊,乃辭別母親,千里北上尋父。而干白虹徙配山東臨清驛后,又因怒懲驛丞,被轉徙山西大同府。后巧遇歐陽健,得除流徙之名,被攜帶歸京。干浚郊在山東尋父不遇,幸遇曾九功考中進士,奉差路過臨清,也被攜同歸京,并考中解元。在謁見恩師歐陽健時,與父親干白虹相會重逢。
后曾九功出任南雄太守,為恩人干白虹一家伸冤,恢復了家業,并將忘恩負義的陳與權夫婦押上南雄嶺,令其凍餓而死。干浚郊金榜題名,授任翰林之職,與父親衣錦還鄉,合家團聚。
從以上故事情節的概述可以看出:《世無匹》的情節,是圍繞著對干白虹一生救困扶危的俠義行為的描寫而展開的。在一系列跌宕起伏、曲折別致的矛盾沖突中,成功地塑造了干白虹這個“舉世無匹”的俠義人物形象。作品一開始,就先交待了干白虹的嗜酒、偷飲、艷遇和招親的經過,隨之,就開始了對他的俠義行為的描寫。如果說開頭這部分鋪墊描寫還帶有一些“英雄遇美人”的套路的話,后面的描寫則完全擺脫了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所共有的那種“脂粉”氣息,使故事的發展沿著以下順序展開:
救厄: 南雄嶺上,干白虹出于一片惻隱之心,把后來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陳與權從厄難中救引回家,奉為上賓。這是干白虹俠義行為的開端; ——報仇:他為了陳與權的進學和前程,不憚辛勞,四處奔波,在進縣城設法途中,打死了坑財害人的劉天相,替陳與權報了仇; ——濟貧: 同時,干白虹把得來的劉天相的贓物慷慨施舍給即將饑溺投環的戚忠孝夫婦,保全了兩條性命; ——遭禍: 干白虹看到官府緝拿杖殺劉天相兇手的布告,在慌亂中將陳與權進學的“議單”丟失。陳與權進學后,“議單”事發,陳與權昧心抱怨,干白虹“實心為人,反招嫌隙”; ——傾囊:干、陳被提解入京后,承夏杞救援獲釋。為資助陳與權入國子監讀書求官,干白虹再次傾囊,相助萬金; ——鋤霸:干白虹在京遇到受土豪暴無忌迫害的落難書生曾九功,夜入暴無忌府中,殺死惡霸,救出陸小姐,幫助二人逃離京師; ——替死: 干白虹從京師回鄉,得悉戚忠孝因動用他所資助的贓銀,事犯蒙冤待死,于是毅然挺身代罪,仗義救人,請求替戚忠孝一死。戚忠孝以死報恩,朝廷免干白虹死罪,流徙山東五年; ——懲貪;干白虹被流徙到臨清驛,怒懲貪酷成性的驛丞畢癩頭,又被改徙大同館驛; ——團圓: 干白虹之子干浚郊成人后,外出千里尋父,在大同府父子重逢。曾九功報恩,懲辦了負心無義之賊陳與權。干浚郊考中翰林編修。父子還鄉,夫妻、母子團圓,一家俱得善果,云云。
從以上這條故事情節的主線分析,不難看出干白虹的俠義行為的描寫,是這部小說作品的主要內容,只不過在其中穿插了對陳與權忘恩負義丑行的描寫罷了。作品所敘術描寫的干白虹扶危濟貧、除暴安良、輕財任俠、輕生尚義的故事,具有濃烈的俠義色彩,干白虹一生所為的這幾件大事,構成了這部作品的基調和主旋律。這樣完整地敘述描寫一個人一生曲折動人的俠義故事的作品,在《世無匹》 以前是沒有出現過的。
以上基調明朗、線索清晰、曲折生動、跌宕起伏的情節結構,成為這部小說的一大藝術特色。
隋著這些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的展開和發展,作品從各個不同側面,對干白虹行俠尚義的思想動機和曠達胸懷,進行了比較深刻的描寫刻畫,成功地塑造了這個“俠義”人物的藝術形象。
《世無匹》的作者在動筆之初,就是把自己筆下作品的主人公作為 “俠義”人物來進行描寫刻畫的。他給作品主人公起名為“干將,字白虹”,一看就使人聯想起春秋時期干將、莫邪為楚王鑄劍的故事,“干將”本身就是那柄象征著俠義精神氣概的寶劍的名字,而“白虹”即為寶劍的劍光、劍氣,“氣如白虹”。作者給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命以這樣的佳名,絕對不會是無意之筆。干白虹的性格特征,在少年時就極有俠義氣概。作品寫他“年方二十,性極豪邁,也不讀書,也不經紀”,“性亦不貪女色,從小便有膂力,十三四歲就能力舉百斤。到十五六上,真個百夫莫敵。雖然血氣方剛,并不好勇斗狠。只覺義氣激昂,言辭偉烈。遇有不平之事,挺身救援,不避嫌忌。平日酒量甚弘,一飲能吸數斗。……只提起大碗,一連數余斤,大塊的魚肉都連盤一光。鄉人莫不笑他,他也不怪人笑,只顧盼自雄,岸岸然有旁若無人之概。”干白虹青少年時代的情形,完全是一派豪俠氣概。
隋著作品中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的展開和發展,作品從各個不同側面,對干白虹行俠尚義的思想動機、曠達胸懷進行了比較深刻的描寫刻畫,成功地塑造了這個“俠義”人物的藝術形象。
干白虹之所以行俠尚義,主要是他遇到危難、貧窮之人時,能夠設身處地、推己及人。當他在南雄嶺上遇到凍餓將死的陳與權時,嘆道:“如此寒天,這人跌在雪里可不凍死!” 因此動了惻隱之念,將陳救起。又心下想到: “我雖與他這領羊裘御寒,但人已凍壞,不能便醒。若棄之而去,他依然是死。除非背下他去,尋個人家,借些湯來救灌活了,也是好事。”當他為陳與權進學奔波啊途中聽到戚忠孝夫婦饑溺求死的對話時,因想到,“這小小人家,卻有這許多逋負。聽他口氣,夫婦兩個都要尋死。可憐為著貧窮兩字,就把性命也看得輕了。總之錢財一物,可以生人,可以殺人,有甚么好處……卻怎樣個方法救得這兩口兒性命便好?”所以,他把見危思救、扶危濟貧視為“人情之常”,“理所必然”,認為是人生在世天經地義的應為之事。更難得的是,他因丟失 “議單”而橫遭披枷之禍,陳與權“卻疑干白虹害他,早已恨如切齒”,反轉面皮,數剝干白虹。干白虹卻不以為懷,在遇救獲釋后仍然傾箱倒橐,以萬金之資為陳買通關節,使陳得以中舉。干白虹對陳與權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慷慨施助,非常生動地揭示了干白虹輕財重義、救人救徹的任俠精神。
作品為了表現干白虹“舉世無匹”的俠肝義膽,還寫了他得悉戚忠孝獲罪待死的消息后,自首認罪、挺身代死的故事情節。他初聞此訊時,展轉思量,不勝嗟嘆道:“我當日因其窮迫,將此救他。不想官府竟認為強盜,擬成大辟。若殺人害人,豈為好漢。”又道:“我當初惻隱濟人,今日陷人死地。殺人者不罪,無辜者受誅,茍有人心,豈忍如此!”一事當先,先為別人著想考慮,實際上已經達到了無私無畏的境界。這一系列將心比心、反復思量的心理活動,是非常合于人情事理的。正是在這種非常平凡的心理描寫中,生動地表現刻畫了干白虹的心地坦蕩無私和品德的高尚可貴,深刻地展現了他的俠義行為的踏實可靠的思想基礎。
干白虹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尚的任俠精神,更主要地是由于他對人生、對金錢所持的達觀態度。他很早就悟破“錢財一物,可以生人,可以殺人”的真諦,從而能夠比較爽朗、正確地對待金錢、處理金錢。當他在京師遇救獲釋,準備以萬金之資資助陳與權入國子監以求官位時,侯叔子大加驚嘆: “天南地北,陌路相逢,而能疏財仗義,生死同心,真千古賢豪,能不嘆為莫及!”而干白虹卻說道:“扶危持顛,是本分中應行的事。至錢財乃身外之物,有聚必有散,聚而不散,是為鄙夫。今日為知己而稍有所費,豈矯名長厚,實不欲以鄙夫自持耳! 若惜此阿堵,而以鄙夫面目待人,此世途陋態,小弟何敢如此!”有這樣的思想認識,所以他視友誼、信義重于金錢,能夠慷慨解囊,一諾萬金。也因為看輕財貨,達觀開朗,所以施恩并不圖報。縱然后來陳與權負義忘恩,趁人之危,坑害兄嫂,謀財霸產,干白虹也不以此為怨。當曾九功義憤填膺地要代他報此冤仇時,他卻表示 “怫然不悅”:
我向來以賢弟為超脫丈夫,不想卻把恩怨兩字固結于心,未能融化。我想男子漢立身天地,不過行我素志,暢我幽情,豪放決裂,一瓢長醉,便足盡我平生。何必孜孜計利,蓄怨懷恩,自尋煩惱之障。況資財乃身外之物,流行于世,我用亦可彼用亦可,那見得畢竟是誰的。假如萬貫家財,費盡辛勤,空招怨隙,臨死時只是一雙空手,還分得爾我嗎?
正因為干白虹看問題如此透徹,沒有陷入金錢拜物教的泥淖,所以他才能夠胸懷寬廣,豁達大度,對世俗采取一種曠然超脫的態度。作者之所以取這樣一個人物作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并對他的思想動機、人生態度進行如此淋漓盡致、酣暢痛快的刻畫描寫,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的市民階層對于封建地主階級自私、貪婪本質的一種深刻有力的批判。“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階級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們時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們的動機不是從瑣碎的個人欲望中,而正是從他們所處的歷史潮流中得來的。”(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薩爾》,1859年5月18日)《世無匹》作為一部“為市井細民寫心”的作品,它的主要藝術形象干白虹,實際上正是當時新興、壯大的市民階層中涌現、產生出來的一個典型人物。他的輕財任財任俠的思想和作風,與他的岳丈金老兒 “只終日操持握算”、“一條心掛緊在利息上頭”,錙珠計較、吝嗇貪財的性格特征是截然相反的。而作品中的陳與權見利忘義、道德淪喪、反目無情、心狠手毒,也與干白虹的高尚品格、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通過干白虹這一藝術形象的成功塑造,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新興的市民階層對于封建地主階級腐朽、沒落思想行為的有力鞭撻和批判。取干白虹上述人生態度的人,古代有之,現代有之,將來更會有之,它表現廣大人民群眾對地主階級私有觀念的一種藐視和反抗。
《世無匹》對陳與權形象的刻畫塑造,也頗為成功。作品第一回,作者就開宗明義地議論說: “恩怨不分,何以為人; 恩將仇報,禽獸之道”。作品就是在這一中心思想指導下,把陳與權作為俠義人物干白虹的對立形象刻畫塑造的。作品對陳與權忘恩負義的思想發展、暴露過程,進行了成功的揭示描寫,而把揭露的重點,放在他“恩將仇報”部分。陳與權在恩人干白虹被流徙遠行向他告辭,竟閉門不見,干白虹走后,陳與權竟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坑騙了恩人的土地、家產,還把恩人之妻趕出門外,坑害得恩人妻、子孑然一身,不名一文,必欲置恩人一家于死地而后快,這種心狠手毒、恩將仇報的丑惡行徑,是比之禽獸猶過之而無不及的。作者通過陳與權形象的刻畫塑造,對封建社會道德淪喪、人心險惡的黑暗世風,進行了有力的揭露和鞭撻,具有較深刻的批判認識和教育價值。作品對干白虹、陳與權等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世無匹》所取得又一重要藝術成就之一。
《世無匹》是一部從明代人情小說中脫胎出來的俠義小說。它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由于它的作者充分地吸取了以前的文學作品,主要是小說中所包含的俠義題材成分的思想、藝術成就的結果。
從思想內容方面看,《世無匹》的這種繼承關系可以上溯到 《史記》,因為干白虹慷慨任俠、濟貧扶危的思想行為,與《游俠列傳》中朱家、郭解等“救人于危,振人不贍”的思想行為是一脈相承的。干白虹飛垣救弱女的情節、與唐傳奇小說《昆侖奴》中的描寫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與《世無匹》的血緣繼承關系最為明顯的,還是明代馮夢龍“三言”中的《桂員外窮途懺悔》。這篇小說開頭所寫的施濟的父親施鑒,“是個本分財主,惜糞如金的,見兒子揮金不吝,未免心疼”。而《世無匹》開頭所寫的干白虹的岳翁金老兒“終日只操持握算,夜里不得安睡,一心掛緊在利息上頭”,連茅坑里的糞都要讓佃戶用油或稻柴來換,并且“一擔要算兩擔的價錢”,活脫脫是一個模子里扣出來的人物。這篇小說的主人翁施濟的習性、脾氣,也與干白虹頗為相近。《世無匹》所寫的陳與權忘恩的故事,與《桂員外窮途懺悔》所寫的桂富五負義的故事也有類似之處。所不同的是《世無匹》所敷演的故事突出了俠義的內容,情節更為曲折復雜,內容也更為豐富深刻而已。此外,在《世無匹》中的干白虹身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三言”中《吳保安棄家贖友》里的吳保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里的義士的影子。
《世無匹》所表現的俠義思想,也受了《水滸傳》“替天行道,除暴安民”思想的一定影響。不過,由于作者思想的局限,他在作品中所表現的俠義思想的水平,遠遠沒有達到《水滸傳》那樣的思想高度。《世無匹》在一些場景、行動描寫上,也表現了他脫胎于前代小說的痕跡,如第九回“惡衙蠹坑人,窮秀才望門垂淚;賢閨女失節,俠丈夫飛垣救人”中干白虹夤夜入暴府,殺死暴無忌,救出陸小姐的情節,在某種程度上,與《水滸傳》第四十五回“石秀智殺裴如海” 的情節相似。
在形式上,《世無匹》也保留著從話本、擬話本小說脫胎嬗變的明顯印記。它在開卷第一回中,首先以“得勝頭回”的形式,敘述了一個權一庵與非煙、秀玉的愛情恩怨故事,作為后面正文故事的鋪墊。在以后的各回開頭和中間,也有大量的詩、詞贊語,等等。
由于《世無匹》是我國古代小說史上第一部由人情世態題材中脫胎出來的俠義小說,所以,它對清代大量產生的俠義公案小說,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三俠五義》里,“展義士巧換藏春酒” (十二回)、“殺妖道豪士立奇功” (二十回) 里展昭夜行探險、鋤兇等情節,都與《世無匹》中干白虹深夜飛垣救人的情節有近似之處。干白虹行俠仗義、扶危救貧的思想,也在《三俠五義》等清代俠義小說中不少俠客、義士身上體現、反映出來。《世無匹》這部小說明白地顯出一種承繼過往、開啟未來的作用。
上一篇:《上海游驂錄》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世界進化史》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