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黃節
原名晦聞,字玉昆,號純熙;改名節,別署晦翁、黃史氏、甘竹灘洗石人。廣東順德人。早年師事簡朝亮。清德宗光緒二十七年(1901),在廣州與謝英伯等創辦群學書社(后易名為南武公學會),以期啟迪民智。次年,應鄉試落第,至上海,與鄧實創辦《政藝通報》,介紹西方文明。光緒三十一年,與鄧實創辦國學保存會和《國粹學報》,以保種、愛國、存學為宗旨。同年,在廣州參加反美拒約團體,創辦《拒約報》和《廣州旬報》。光緒三十三年,主講于兩廣優級師范學堂。清末帝宣統元年(1909),入同盟會,次年入南社,宣統三年,與梁鼎芬等在廣州重開后南園詩社。武昌起義后,應聘為廣東高等學堂監督。1912年,與謝英伯在廣州組織天民社,創辦《天民日報》,主張伸民權。1915年,致書友人劉師培,指責籌安會傾覆民國,遭袁世凱仇視。1917年,任北京大學教授。其后,閻錫山曾聘其為山西教育廳長,王寵惠曾聘其為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均辭不就。1928年,一度出任廣東教育廳長,旋辭職,復任北京大學教授。次年,兼任清華研究院導師。1935年,病逝于北京。早年為詩,重深思獨得,反對宗法江西詩派。中年師法宋人陳師道,自稱“后山以后”。晚年崇尚漢魏六朝詩。嘗自評其詩曰:“亡國哀音怨有思,我詩如此殆天為。”(《我詩》)陳衍《近代詩鈔》稱其詩“著意骨格,筆必拗折,語必凄惋”。張爾田《黃晦聞〈鮑參軍詩注〉序》稱其詩“歷宋之后山、宛陵諸家,盡規其度,又浸淫于漢魏六朝古樂苑被聲之詩,得夫古所謂風者而好之”。陳三立評其詩曰:“格淡而奇,趣新而妙”(《蒹葭樓詩評語》)。其門生吳宓曰:“黃師兼詩學、詩教、詩法而為詩,即其全部之生活及精力,悉用為作詩之預備,絕異于世之以馀事為詩者。作者矜慎而以全力赴之,故黃師之詩精。”(《空軒詩話》)生前曾自編《蒹葭樓詩》二卷,存詩四百二十多首,光緒三十一年以前之作所收極少。今人馬以君編《黃節詩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增補約一百八十首。另著有《黃史》、《詩旨纂辭》、《詩學》、《詩律》、《漢魏樂府風箋》、《魏武帝魏文帝詩注傳》、《曹子建詩注》、《謝康樂詩注》、《鮑參軍詩注》等。生平事跡見章太炎《黃晦聞墓志銘》(《制言》第二期)、劉斯奮《黃節詩選》附錄《黃節年表簡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馬以君《黃節詩集》附錄《黃節年譜》。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黃氏補千家集注杜工部詩史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