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杜甫《秋興八首》集說
葉嘉瑩著。本書搜輯了自宋迄清的杜詩注本三十五家,計不同之版本四十九種,分別為之考訂異同,對諸家之說各依時代先后加以整理校評,凡二十馀萬字,于1966年由臺灣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印行出版。1981年后,作者在大陸又搜輯到各種不同版本的杜甫詩集數十種,經過刪擇,又增入歷代杜詩之注本十八種,與前在臺灣所收輯者,按時代先后重新加以編排改寫,計不同之注本五十三家,不同之版本七十種,凡三十馀萬字,于198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輯再版。全書以四萬字的長篇論文《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為代序。作者認為:“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知性兼長并美的詩人,他一方面具有極大且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于他所接觸到的任何事物之中,而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面,他又有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與拘限之外,做到博觀兼采而無所偏失。”七言律詩形成為“中國詩歌中最凝練精美的一種體式”,是由于杜甫“以其過人的感受力與思辨力,及其創作的精神與熱誠,擴展了七律一體的境界,提高了七律一體的價值”,《秋興八首》這組詩在內容上表現的是一種經過藝術化了的情意,在技巧上表現出句法的突破傳統和意象的超越現實,由此方真正掙脫了格律的壓束,使七律得以真正發展臻于極致,在詩壇上奠定了其地位與價值。全書共分編年、解題、章法及大旨和分章集解等部分。前三部分皆以八詩為一單位,集解則以每一詩為一單位,其中又分校記、章旨、集解三節。引用的書包括宋王洙編《杜工部集》二十卷、補遺一卷,宋郭知達編《九家集注杜詩》三十六卷,宋人編《分門集注杜工部詩》二十五卷,宋徐居仁編次、黃鶴補注《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二十五卷,宋魯訔編次、蔡夢弼會箋《杜工部草堂詩箋》四十卷、外集一卷、補遺十卷,元高楚芳編、附劉辰翁評點《集千家注杜工部詩》,明胡震亨撰《杜詩通》四十卷,明王嗣奭撰《杜臆》十卷,清錢謙益箋注《杜詩錢注》,清金圣嘆撰《唱經堂杜詩解》,清朱鶴齡注《杜工部集》二十卷,清吳見思撰《杜詩論文》五十六卷,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清黃生《杜詩說》十二卷,清楊倫撰《杜詩鏡銓》,清施鴻保撰《讀杜詩說》二十四卷等,舉凡前人注杜、評杜的重要版本幾乎包羅無遺。而尤可稱道者,在于作者于集解之后每每綴以自己的評論,整理分析舊說,提出自己的見解??梢哉f,本書是一部資料整理匯編和理論研究并重的學術著作。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杜甫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