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天津詩人小集十二種
地方詩合集。二十一卷。高凌雯編纂。高凌雯字彤皆,天津人。生活于清末民初。“天津”指天津縣,清代天津縣屬直隸省天津府統轄。高氏修纂天津方志,征求本鄉詩人,所得詩集多為未刊之稿。“修志之暇,略加甄擇,遂謀付梓,以永其傳。凡得十有二家。撫寧張氏,大興胡氏,生長茲土,子孫入籍,故儕諸鄉人之列”。之所以選此十二人,因為“其詩卷帙匪繁,雕鐫尚易。故曰‘小集’”。另外,“此十數人,大率家世清寒,勢不能為先人刊集,故且代為之謀也”。(均見自序)每個小集皆經過高氏整理,并寫有跋語。此集中包括:(一)《欸乃書屋乙亥詩集》,一卷,撫寧張霔撰。張霔字笨山,號帆史,原籍撫寧,生于天津。廩貢生。此集乃其康熙三十四年(1695)作品。(二)《履閣詩集》,一卷,張坦撰。張坦,字逸峰,張霔侄。此集存詩八十八首,前有姜宸英序。(三)《秦游詩》,一卷,張壎撰。張壎字聲百,張坦弟。此集為其去西安省父時所作。前有姜宸英《序》。(四)《讀書舫詩鈔》,一卷,大興胡捷撰。胡捷字象三,康熙初,其父自大興徙天津,并定居天津。此集為其南游之作,存詩一百二十六首。(五)《卜硯山房詩鈔》,二卷,天津周焯撰。周焯字月東,號七峰,貢生。生活于雍正、乾隆間。此集前有吳廷華、朱函夏、汪沆三序。(六)《炅齋詩集》,一卷,天津胡睿烈撰。胡睿烈字文錫,諸生,生活于雍正、乾隆間,與查為仁交好。詩筆雅健。此集錄自《津門詩鈔》。(七)《青蜺居士集》,天津丁時顯撰。丁時顯字名揚,登進士第。生活于乾隆間。此集為其全稿。(八)《林於館詩集》,二卷,天津林昌業撰。林昌業字立功,號次齋,原籍浙江海寧,以事遣戍濟南。遇赦,北徙天津,遂定居,生活于乾隆間。此集未刊行,得之金氏家,集前有梅成棟、華長懋題辭。(九)《蕉石山房詩草》,一卷,天津康堯衢撰。康堯衢字達夫,生活于乾隆、嘉慶間,嘗主一時詩壇。此集為其三十歲以前作品。(十)《欲起竹間樓存稿》,六卷,天津梅成棟撰。梅成棟字樹君,以詩名于嘉慶、道光年間,平生寫詩五千馀首。此集乃應其友余堂之請,并清蕭思諫刪定,存詩五百六十馀首,始于乾隆六十年(1795),終于道光十二年(1832)。前有余堂序與作者自序。(十一)《韻湖偶吟》,二卷,天津劉錫撰。劉錫字夢齡,生活于道光間。此集包括前集與后集各一卷。(十二)《醉茶吟草》,二卷,天津李慶辰撰。李慶辰字筱筠,生活于同治、光緒間。此集乃從其全集中選出,存詩三百一十首,多描寫清末動亂之作,前有蔣蘭畬《序》,此合集編成于1924年,十年后金鉞刊于天津志局。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四友齋叢說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奇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