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傅山
初名鼎臣,字青竹,更名山,又名真山,字青主,又字仁仲、僑山、公他等,別號極多,凡三十馀,常用者有公之它、石道人、朱衣道人、嗇廬等。祖籍忻州(山西忻縣),寓居太原,隸籍陽曲(山西太原北郊)。明諸生,以舉子業不足習,遂讀十三經、諸子史及方外之書,受知于學政袁繼咸。袁為閹黨張孫振所陷系獄,山聯合諸生伏闕上書,糾孫振贓私,名震一時。好行俠仗義,急人之難。入清不仕。為人所賣,下太原郡獄,抗詞不屈,絕粒九日,后得到紀映鐘、龔鼎孳的援救,得以開釋。五十以后游江南,與顧炎武等愛國志士從事秘密反清活動。晚年以黃冠賣藥市中為生,而名聞天下。清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開博學鴻詞科,山拒不應試。康熙十八年,逼迫其上道,辭以疾。有司令役夫舁其床,至京師,死不入城,表現出高度的民族氣節。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啟蒙學者,一生堅持進步的社會理想和堅定的民族信念,其高尚人格也體現于詩中。在生死榮辱面前,他不動搖,不改變其理論與信念。其《山寺病中望村僑作》云:“病還山寺可,生出獄門羞。便見從今日,知能度幾秋? 有頭朝老母,無面對神州。冉冉真將老,殘篇靦再抽。”傅詩原編中有“甲申”一集,皆收甲申、乙酉北京淪陷和清兵大舉入侵兩年之作。這些作品大多反映其悲憤心情與不屈不撓的反侵略精神。其詩中還有許多描寫作者行醫賣藥、服務于鄉里農村的作品,如《兒輩賣藥城市誹諧杜工部詩五字起得十有二章》等詩中表現出“為人儲得藥,如我病差安”的高尚醫德和詩人與鄉里人民水乳交融的親密關系。山長于律體,尤工五律,學杜工部,但較杜艱澀,多用隱喻,言此意彼。今人鄧之誠言其“詩文外若真率,實則勁氣內斂,蘊蓄無窮,世人莫能測之。至于心傷故國,雖開懷笑語,而沉痛即隱寓其中,讀之令人凄愴”(《清詩紀事初編》)。山博通經史及各種雜學,公開以“異端”自命,主張經、子合流,打破儒家對正統壟斷,把諸子提到與六經同等的地位,實開清代評詁諸子之風氣。又工書畫,精醫術,人皆謂其“文不如詩,詩不如畫,畫不如醫,醫不如人”(見《清詩紀事初編》)。著有《霜紅龕集》及戲曲《紅羅鏡》、《齊人乞食》、《八仙慶壽》、《兩漢書姓名韻》、《傅氏男科》、《女科仙方》等。清末丁寶銓撰有《傅青主先生年譜》一卷,附于《霜紅龕集》后,全祖望為其作事略。《清史稿》卷五○一、《清史列傳》卷七一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何景明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元遺山詩集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