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海日堂集
詩文別集。七卷,其中詩五卷。清程可則撰。程氏少時即以詩文名世,為官京都即與享華名流曹爾堪、宋琬、施閏章、王士祿、王士禛、陳廷敬、沈荃等詩酒唱和,有“海內八大家”之稱。當時吳之振曾編有《八家詩選》,可則詩獨占一卷,此編有清圣祖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傳世??蓜t在家鄉南海時即編有《海日堂集》、《遙集樓草》、《萍花草》等詩文集(見《廣東通志》)。曹溶為《海日堂集》作序,言其“年才二十馀,不汲汲于世俗之好”。龔鼎孳所作序則言其至京都攜此“《海日堂》一編,都人市傳觀驚嘆,等于《上林》、《羽獵》之書”。當時可則作詩頗多,皆入此集。朱彝尊序云:“每一相見,輒出其新詩累百,蓋凡名公卿庶寀,下至布衣圳屨之士留京師者,飲食燕游贈送,靡不有詩,益以懷遠感舊之篇,歲既久,編為《海日堂集》十卷。”可見可則在京為職方郎中時即有詩十卷。這些詩文集皆未見刊刻傳世。后可則于康熙十二年(1673)卒于桂林知府任上,十五年后,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其侄程翔為三水縣令,與其家鄉南海相鄰,“特具香儀拜于先生故廬”,并為《海日堂集》作序云:“問先生所遺詩文,得《海日堂集》十卷,流離患難之馀,所散逸者多矣?!背滔枵堦惞б日摱ǜ惰?,于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刊刻出版,前有曹溶、龔鼎孳、王庭、錢朝鼎、施閏章、王士禛、汪琬、朱彝尊、陳恭尹、程翔等十篇序,從中可見《海日堂集》演變過程。高宗乾隆三十六年(1771),翁方綱“石洲草堂”刊刻《海日堂詩集》五卷,其中有康熙刊本未載者數篇,并附有翁氏之評論。后《海日堂集》“歲久漫漶,原版散失,凡書肆中及藏書家鮮有舊本,蓋幾湮沒”,于是可則族孫程士偉以家藏舊本,“細加校讐,訂其訛字”,又“其有本集所無而見諸漁洋先生《感舊集》、歸愚先生《別裁集》中者俱蒐輯補入,卷帙目次,原序一如其舊,屬諸梓人以公同好”(皆見程士偉《海日堂集采補重刊緣起》),于宣宗道光五年(1825)在江蘇刊刻。此編共錄詩五百馀首,分體編纂。其書版藏于金山縣署。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海天琴思錄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