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歐陽文忠公集
詩文別集。一百五十三卷,詩二十一卷。宋歐陽修撰。此編囊括作者除《新五代史》、《新唐書》以外的所有著作。包括《居士集》五十卷、《外集》二十五卷、《易童子問》三卷、《外制集》三卷、《內制集》八卷、《表奏書啟四六集》七卷、《奏議》十八卷、《河東奉使奏草》二卷、《河北奉使奏草》二卷、《奏事錄》一卷、《濮議》四卷、《崇文總目敘釋》一卷、《于役志》一卷、《歸田錄》二卷、《詩話》一卷、《筆說》一卷、《試筆》一卷、《長短句》三卷、《集古錄跋尾》十卷、《書簡》十卷、《附錄》五卷。其中《居士集》與《外集》主要收錄其詩文。《居士集》最早由其子歐陽發于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編定,其中古詩九卷,律詩五卷,文三十六卷;大體上按寫作時間先后排列。此本在北宋中后期已有汴、杭、蜀、閩、贛等地刻本。這些刊本多不傳。宋刻只有南宋高宗紹興(1131—1162)年間衢州所刻殘本傳世。《居士集》單行者較少,著名者有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間刻本(附有曾魯考異)和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43)李冕刻本。一百五十三卷之大全集,由南宋中葉周必大率丁朝佐、曾三異、羅泌等人編成,蒐羅宏富,并參照汴、杭、吉州、綿州、閩中的各種版本,如《慶歷文粹》、《英辭類纂》以及手稿、碑刻等材料。書中校訂異文,不僅擇善而從,而且把各本異同作了較詳細之記載,有助于后世讀者了解當時流傳的各種刻本之面貌。此編還將流行各本所存篇目真偽作了確實可信的考訂,對各本篇目之次第作了適當的調整,因此,此編在宋諸本中為最善,故多次刊刻。其初刻為南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周必大所刊,全帙已不存,只有殘本傳世。后有元刊本、明英宗天順六年(1462)吉安知府程宗刊本、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重修程宗刊本、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劉喬刻本、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邵廉刻本、清圣祖康熙十一年(1672)曾弘刻本、清高宗乾隆十一年(1746)祠堂刻本等等。民國年間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系影印元刊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樊榭山房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毛詩故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