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龔鼎孳
字孝升,號芝麓。合肥(今屬安徽)人。明思宗崇禎七年(1634)進士,官兵科給事中,以敢言著,坐言事下獄,甫論釋而明亡。降清,起吏科,轉禮科,以才名受知于清世祖,擢為左都御史,進刑、禮、兵三部尚書。為刑部尚書時,對志士遺民陷于囹圄者,尤多矜恤,艱難之際,善類或賴其力;輕財重義,常傾囊以恤窮交,故在當時亦享盛名,鼎孳才思敏捷,鄧漢儀言:“公賦詩有三異:每與同人酒闌刻燭,一夕可得二十馀首。篇皆精警,語無咄易,此一異也;當華筵雜沓之會,絲竹滿堂,或金鼓震地,而公構思苦吟,寂若面壁,俄頃詩就,美妙絕倫,此二異也;他人次韻,每苦棘手,而公運置天然,即逢險韻,愈以偏師勝人,此三異也。”(《詩觀初集》)鼎孳一生仕歷三朝,但身處易代之際,朋從故舊多為堅持抗清之士,故詩中時表現其悲涼哀傷、負疚愧怍之心境。如《送曹古遺給諫歸殯汾陽》十四首既有自我表白和自我辯解,主調還是失足的悲痛,如:“喋血方龍斗,危身或虎爭。責人知過當,時論本難明”(其五),“我且忘公祖,人翻罵正平。應憐余失路,此哭不成聲”(其十二)。其集中還有大量感慨興亡盛衰的篇什和少量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如《挽船行》、《秋日感懷》六首、《歲暮行》等。鼎孳與錢謙益、吳偉業齊名,人稱“江左三大家”,但實際成就難與錢、吳比肩。其作品內容比較狹隘,詩風也不及錢、吳富于變化。其風格以婉麗酣暢為主,也有少量沉郁蒼涼之作。朱庭珍言:“龔芝麓宗伯詩,詞采有馀,骨力不足,好用典而乏剪裁烹煉之妙,好騁筆而少醞釀深厚之功。氣雖盛,然剽而不留,直而易盡;調雖高,然浮聲較多,切響較少。當時幸得才子之稱,后世難入名家之列。”(《筱園詩話》)有《定山堂集》,又將其寵妾名妓顧眉事譜為《白門柳》傳奇。《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傳》卷七九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黎簡
下一篇:詩詞研究·《楚辭》研究在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