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近代詩選
近代詩選集注本。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門化1955級《近代詩選》小組選注,參加者主要有季鎮淮、李紹廣、孫靜、楊天石、孫欽善、陳丹晨、陳鐵民、劉彥成、李坦然。卷首有選注者前言,論述近代詩歌發展梗概、特點及本書選注原則。全書按前言所述近代詩歌發展的三個階段,“十九世紀中葉前后(道咸時代)”、“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到同世紀末(同光)”、“本世紀初到‘五四’運動前夕”,編為三卷。第一卷選龔自珍、林則徐、魏源、張維屏、陸嵩、張際亮、朱琦、林昌彝、魯一同、姚燮、黃燮清、貝青喬、金和、王韜、程恩澤、何紹基、鄭珍、莫友芝、洪秀全、楊秀清、洪仁玕、石達開二十二家詩。第二卷選黃遵憲、楊深秀、林紓、嚴復、康有為、劉光第、夏曾佑、丘逢甲、譚嗣同、梁啟超、蔣智由、林旭、陳玉樹、李慈銘、陳三立、陳衍十六家詩。第三卷選孫文、秋瑾、鄒容、黃節、陳去病、柳亞子、周實、寧調元、蘇曼殊、馬君武、高旭十一家。共收四十九家三百馀首詩。每位作者有小傳,簡介其生平、思想傾向、詩歌創作內容、風格與影響,略加評判。注釋在注明詞義、典故、史實后,再釋句意,有的并加簡析批判。這部詩選,主要選錄了近代詩歌的主流作家,入選的作家有三類:一類是從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政治和藝術的統一”的原則考慮,在近代詩壇上有較高的成就的較重要的詩人;一類是雖非詩人,詩也不多,但在近代革命史上有突出地位的人——因人存詩,這兩類是詩選中最主要的部分;還有一類是政治上也不突出反動,選入了他對了解近代詩歌發展有較大意義,而其詩歌內容也還有一定可取之處的詩人。此選本有明顯的傾向性,但也確實選人了許多近代重要詩人,并發掘了一批近人未予重視而確有成就的詩人。該書為1949年后第一部近代詩選本,對其后近代詩歌史研究和各種近代詩選本都產生較大影響。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載酒園詩話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邵長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