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楚辭講義
楚辭學專著。不分卷。近人廖平撰。廖平(1852—1932)原名登廷,字旭陔,改名平,字季平,號四益,晚號六譯,四川井研人,光緒進士。曾為教諭。民國后曾在多所大學任教。廖氏為今文學派,好立異說,此書亦如此。書前序云:“《秦本紀》始皇三十六年使博士為《仙真人詩》,即《楚詞》也。《楚詞》即《九章》、《遠游》、《卜居》、《漁父》、《大招》諸篇。著錄多人,故詞意重復,工拙不一,知非屈子一人所作。當日始皇有博士七十人,命題之后,各有呈撰,年湮歲遠,多不可通。”為什么歸之于屈原呢?“《楚詞》為詞章之祖,漢人惡秦,因托之屈子”。“惟《卜居》、《漁父》二篇中有屈子名姓,故后人遂以屈子作《楚詞》”(見第一課)。全書共分十課,其主要內容為言楚詞學為天學,講鬼神事;與講史事之人學不同,而與道家同宗旨,典故全用《山海經》,此書即古之鬼神學。《卜居》闡述天道變化之旨;《漁父》闡述地道安定之旨。《大招》、《招魂》與道家神游說同。《九歌》乃《尚書》遺文,言夏啟時即有《九歌》,故其乃古書非新作。言《九章》為九人所作,《離騷》疑亦數人所作合為一篇,故其文義重復。廖氏云:“《楚詞》之最不可講者,莫過于詞意重犯,一意演為數十篇,自來說者皆不能解此大惑。今定為秦始使博士作,如學校中國文一題,而繳數十卷,以其同題,詞意自不免于重犯。”(見第六課)《離騷》首陳“帝高陽之苗裔”。古代自顓頊高陽氏絕天通地;人企望登天由此始,天帝為真人、至人,人欲登天,必須具至人之資格,故以高陽為上天之基礎。又將《離騷》分為九篇。廖認為“《離騷》與《遠游》文義全同,《遠游》有條理,《騷》則雜沓不堪,當以《遠游》之例讀《騷》則得矣”(見第十課)。所謂《遠游》例即《秦本紀》所言始皇博士言“求仙游魂事”。廖氏論點怪異,而證據甚薄弱,多作疑不能定之辭。此書收入《六譯館叢書》,有民初四川刻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楚辭章句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