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京江耆舊集
地方詩總集。十三卷。清張學仁、王豫編纂。張學仁字冶虞,號寄槎,江蘇丹徒人,舉人,有《青苔館詩鈔》。京江本指長江下游,此處指鎮江府。清鎮江府包括丹徒、丹陽、金壇、溧陽四縣和太平廳。此集初編于乾隆末,王豫序稱:“記辛亥(乾隆五十六年,1791)讀書松村閣與張子寄槎共筆硯……因與寄槎搜采潤州一郡之詩。豫出所藏二百馀家付寄槎,寄槎閱二十馀年以來留心采訪,得五百馀家,商榷去取,總以敦厚和平、不失性情之正為職志。人各系以小傳、或附詩話,如《明詩綜》例。匯成十三卷,各曰《京江耆舊集》。“從中可見編纂過程及編纂宗旨。《例言》中進一步說明編者本沈德潛以“格調”論詩宗旨,嚴于去取:“是集廣搜博采,共得六百馀家,嚴為采擇,必屬風雅正聲,方登拙選。其新奇粗率堆砌艷麗諸作不敢濫入,以夸卷帙之富。”集中所取多者不過四十首。作者小傳及評論中多記遺聞軼事。對于前輩名流,負一郡之望者即使不專事吟詠者亦間錄一二首,以人存詩;“至于隱士布衣、閨秀方外,偶然流露,能寫性情,亦必以詩存人,不敢輕率”(見《例言》)。明末遺民則附于第一卷之后。所取自順治初年起至乾隆六十年(1795)止,“皆已故者方敢登入,庶不謬集名‘耆舊’之旨”(見《例言》)。有張學仁撰于嘉慶元年(1796)的《京江耆舊集徵詩啟》,末云:“仁也技愧雕蟲,情殷辟蠹。一篇訪得,露浣薔薇;全帙鈔成,香薰篤耨。爰仿《別裁》之例,采擇綦嚴;亦遵《篋衍》之文,捃摭較夥。惟冀芹藻名賢,枌榆舊族,啟枕中之秘,發累葉之藏。上稽國史之登,下考家乘所載,藎篋頻搜,郵筒迭寄,匯成全集,用備大觀。將見錦囊寶劍,作花骨以長留;金薤瑤函,并貞珉而不朽。謹啟。”可見其征求之誠意。此集刊于嘉慶二十三年(1818),有青苔館藏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事核而實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從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