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樂鈞
初名宮譜,字元淑,號蓮裳。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少喜為奇麗之文,曾撰《耳食錄》,壯歲益工韻語,兼擅駢驪之文。清仁宗嘉慶六年(1801)舉人,游京師,屢試不第,嘉慶十六年(1811)會試報罷后,出京游吳、越,無所遇,奉母僑寓江淮間。嘉慶十七年,曾燠為兩淮鹽運使時,曾招鈞入其幕。又曾客嶺南,后郁郁以終。鈞與吳嵩梁齊名,張維屏比較兩人說:“江西詩家,蔣苕生(士銓)后,當推樂蓮裳、吳蘭雪(嵩梁)。兩人同為江西人,同為孝廉,同為翁覃溪(方綱)先生弟子,同以才名遨游王侯公卿間。蓮裳久居幕府,蘭雪久居京師。晚歲詩名,吳盛于樂。然合兩集觀之,香蘇(吳集名)應酬投贈,外心較多,不如青芝(樂集名)多內心也。”鈞詩以寫落拓不遇情懷者為多,如《歷下雜詩》:“海棠已見委蒼苔,急為紅梨冒雨來。春色春情都絕世,可憐墻角背人開。”沈濤評此詩云:“后二語為天下失路才人同聲一哭。”(《匏廬詩話》)其寫情之作《綠春》六十首,寫吳嵩梁與其姬綠春之戀情,哀感頑艷,一時傳播眾口,因而與黃任、黃景仁、郭麐并稱為清代寫情四大高手。其詩中也有許多反映重大社會政治問題的作品,如《嶺南樂府》組詩中有許多反映了當地陋俗、弊政、民生疾苦與帝國主義之侵略,其中《十三行》、《鴉片煙》、《金罐》、《械斗》、《買兇》、《斷腸草》、《造餉》等都是佳作。其他如寫百姓荒年無收仍被縣吏逼索官糧、拆屋抵租的《刬草行》,寫兇年百姓以土為食的《觀音土行》,皆真切動人。楊希閔言:“蓮裳才氣似遜蘭雪、茗孫,而真意流露,秀韻天成,則反勝之。”(《鄉詩摭譚正集》)著有《耳食錄》十二卷、《二編》八卷、《青芝山館詩集》二十二卷、《斷水詞》三卷、《駢體文》二卷。《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傳》卷七二有傳。夏寶晉為著《權厝志》。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樂府正義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事核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