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袁枚
字子才,號簡齋,晚稱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家貧??炭酁閷W,十二歲為諸生,二十一歲至廣西巡撫幕府省其叔父,巡撫金鉷見而異之,試以《銅鼓賦》,立就,甚瑰麗,受到金贊賞。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詔舉博學鴻詞,金薦枚應試。被薦二百馀人中,枚最少,雖報罷,但因之名滿四方,乾隆三年,中舉。次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知縣,分發(fā)江南。初為溧水知縣,調(diào)江浦、沭陽,再調(diào)江寧。枚有吏才,敏捷干練,頗受兩江總督尹繼善賞識。乾隆十四年,以病乞休,三年后再出,發(fā)陜西以知縣用,因上萬言書于陜甘總督黃廷桂,不之省,尋丁父艱歸,遂請歸養(yǎng)母,卜筑于江寧小倉山,號隨園。此后四十馀年不復出仕。性好游,“足跡造東南山水佳處皆遍”。自稱一生“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畫,又好書”(《所好軒記》),可見其坦率性格。其論詩,倡“性靈說”,主張詩要寫“真性情”,并且是富于情趣、體現(xiàn)了機敏與機智的真性情。著《隨園詩話》、《續(xù)詩品》以宣揚其論詩主張。枚詩多以個人生活中的真實感受為內(nèi)容,如描寫親人、師友間的深厚情誼,夫妻間的愛情生活,漫游名山大川、探幽覽勝所產(chǎn)生的激情等等。如:“江南江北路迢迢,同是門前水一條。一日兩家流得到,如何人不似春潮。”(《寄魚門》)在許多寫景詠物詩中,往往別有會心,如:“華清宮外水如湯,洗過行人流出墻。一樣溫存款寒士,不知世上有炎涼?!?《溫泉》)詩中也有一些揭露社會弊病、描寫官場黑暗和對處于天災人禍中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作品,如《府中趨》、《隴西將軍》、《南漕嘆》、《征漕嘆》、《苦災行》等。其作品大多淺易通俗,具有反傳統(tǒng)精神,為一些衛(wèi)道士所不滿。其詩佳者,清新靈巧、情韻悠然;其劣者浮滑流易,鄙俚庸俗。亦工文,駢散皆佳,惟諛墓之作太多,為人所譏議。亦擅著小說,文筆頗生動。著有《小倉山房文集》三十五卷、《外集》八卷、《詩集》三十七卷、《補遺》二卷、《尺牘》十卷、《隨園詩話》十六卷、《補遺》十卷、《隨園隨筆》二十八卷、《新齊諧》(即《子不語》)二十四卷、《續(xù)》十卷等?!肚迨犯濉肪硭陌宋?、《清史列傳》卷七二有傳。姚鼐為撰墓志銘。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袁宏道集箋校
下一篇: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