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排行七。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郡望安陸(今屬湖北)。宰相許圉師之后。曾至夔州、潁州,或為僚屬,或為從事。又游幽州。文宗大和六年(832),登進士第。為某縣尉。授當涂令,移攝太平令。以病免。又任潤州司馬,置丁卯橋村舍(別墅),人因稱為“許丁卯”。至南海使府,歷桂州、興州、韶州等地。武宗會昌(841—846)末,北歸。宣宗大中三年(849),守監察御史,以病乞歸。大中七年,官虞部員外郎。尋出為郢州刺史,轉睦州刺史,世亦稱“許郢州”。大中十二年卒。渾工于詩,與杜牧、張祜、李頻、李遠等人皆有唱和。時人及后人對其詩頗多推崇。韋莊贊為“江南才子許渾詩,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盡,惠休空作碧云詞”(《題許渾詩卷》)。劉克莊稱其詩“如天孫之織,巧匠之斫,尤善用古事以發新意。其警聯快句,雜之元微之、劉夢得集中不能辨”(《后村詩話·新集》卷四)。胡應麟云:“俊爽若牧之,藻綺若庭筠,精深若義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錚錚者。”(《詩藪·外編》卷四)其詩內容以登臨懷古之作為多,名作《咸陽城東樓》廣為傳誦。而字面好用“水”字,有“許渾千首濕”(《桐江詩話》)之譏。其詩全屬近體,“格甚凝煉”(李重華《貞一齋詩說》),田雯稱“聲律之熟,無如渾者”(《古歡堂集·雜著》卷三)。方回則以為“工有馀而味不足”、“詩句句工,但太工則形勝于神矣”(《瀛奎律髓》卷十、卷四七)。楊慎更貶為“唐詩至許渾,淺陋極矣”(《升庵詩話》卷九)。渾自編其詩為《丁卯集》三卷。《全唐詩》存詩十一卷。《全唐詩補逸》補詩二首,《全唐詩續補遺》補詩二首。事見胡宗愈《唐許用晦先生傳》、《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五六、《唐才子傳》卷七等。今人譚優學有《許渾行年考》。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詹同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人李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