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茗齋集
詩文別集。二十三卷,其中詩十九卷,詩馀一卷。明彭孫貽撰。孫貽一生寫詩很多,約有六七千首,但只有兩個小集,約四五百首作品刊刻問世。一為《百花詩》一卷(或分為二卷),其中錄詠花詩三百七十九首,前有孫貽自序,為其子彭騫曾、外甥徐兆扈等人刊刻,約刊于孫貽在世之時。此即二十三卷本中的第十九卷。另一為《茗齋集》,即二十三卷本的第一卷,錄詩一百六十五首,寫于明熹宗天啟七年丁卯(1627)至思宗崇禎十年丁丑之間,前有孫貽寫于清圣祖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之序。此本編成后,可能欲刻而未刻,其同里鄉人張伯魁在清仁宗嘉慶十四年(1809)刻成。張伯魁謂其雖知彭孫貽的全部手稿在某處,因借抄不得,故無法刻其全集。民國初年,出版家張元濟頻歲搜討,搜羅到孫貽手書稿本及抄本數種。又從徐行可處得到彭氏手稿十二巨冊,這正是張伯魁欲借抄而不得者。只是其中缺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四年之詩,補以葛氏抄本;又丁未一年之詩亦補以所得殘冊。故此二十三卷本實乃刻本(第一卷、第十九卷)、抄本(第七卷、第十一卷)與稿本的牉合本。有的小集有獨立名稱,如第四卷名《嶺上吟》,第八卷名《吳山寓草》,第十三卷名《燕山小草》,第十四卷名《行撬集》、第十五卷名《南行集》。有些小集還有小序,說明名集之由。全部詩稿按寫作年月排列(《百花詩》除外),起自明天啟七年丁卯,止于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此集前附王士禛撰《彭孫貽傳》、徐盛全《孝介先生傳》。此集收入商務印務館所編《四部叢刊》,于民國間影印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范雲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草堂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