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船山詩草
詩別集。二十卷,補遺六卷。清張問陶撰。正集除首卷《樂府十章》作于清仁宗嘉慶元年(1796)詩人三十三歲時外,皆按寫作先后編排。除第一卷外,共分《戊丁集》、《戊巳集》、《出山小草》、《松筠集》、《乞假還山集》、《扁舟集》、《京朝集》、《奇零集》、《己庚集》、《辛癸集》、《依竹堂集》、《出守東萊集》、《藥庵退守集》等十三個小集。從卷首到《辛癸集》為作者自編。其自敘云:“自十五歲乾隆戊戌(1778)始,至四十歲嘉慶癸亥(1803)止,共二十六年,得詩三千五百五十二首,刪存一千七百四十六首,分為十五卷。其甲子四十以后詩,另卷附后。觀存者之有不必存,知刪者之有不應刪矣,愜心之事,難哉。嘉慶戊辰(1808)冬日,船山記,時年四十五。”后作者遽然逝世,其遺稿由石韞玉為之刪存,編為十七至二十卷,凡四卷。《補遺》六卷乃其鄉人陳葆森從問陶侄張立軒處得問陶刪剩之詩十五六卷,轉交顧翰,經顧刪削,“擇其詞之名雋及有關風教者,復得四百馀篇以授立軒,謂之‘補遺’”(《船山詩草補遺序》)。《詩草》與《補遺》共存詩三千馀首,《詩草》最早刊于嘉慶二十年,距作者去世僅一年;《補遺》刊于宣宗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后曾重刊。1986年,中華書局將《船山詩草》及《補遺》合為一編,標點排印出版。另有《船山詩草選》六卷,為士禮居黃丕烈刊本,選詩五百馀首,為“獨學老人”手錄選出,分體編次,有嘉慶二十二年丁丑刊本。《船山詩草》有四川李岑、江海清注本,有穆宗同治九年(1870)席珍山館刊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舒位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蘇曼殊詩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