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李東陽集
原名《懷麓堂全集》。詩文別集。一百卷。明李東陽撰。李氏致仕家居時嘗自輯其平生所作詩文,凡九十卷,總名為《懷麓堂稿》,寓懷念其先祖所在岳麓山之意。其中,“詩前稿”二十卷、“文前稿”三十卷,皆寫于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以前,即作者在翰林院任編修、侍講、侍講學(xué)士之時;“詩后稿”十卷、“文后稿”三十卷,皆寫于弘治七年以后,即作者在內(nèi)閣任職之時。憲宗成化八年(1472),陪父返鄉(xiāng),沿途所作詩、文,編為《南行稿》一卷,成化十六年,充南京鄉(xiāng)試考官,閱卷后返京所作詩、文,編為《北上錄》一卷。此兩編附于“前稿”之后。另有《經(jīng)筵講讀錄》(為皇帝講經(jīng)記錄)、《東祀錄》(東祀孔子時所作)、《集句錄》、《哭子錄》、《求退錄》(歷年要求致仕報告)等,附于“后稿”之末。此集初刊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為東陽門生、徽州知府熊桂據(jù)東陽所編《懷麓堂稿》副本所刻,前有楊一清序,更名為《懷麓堂集》。明世宗嘉靖(1522—1566)間有重刊本;又有清圣祖康熙(1662—1722)年間廖方達(dá)刊本(《四庫全書》所收即此本)及清仁宗嘉慶八年(1803)刊本。今人周寅賓以清嘉慶八年隴下學(xué)易堂刊本《懷麓堂全集》為底本,校以明思宗崇禎(1628—1644)間《懷麓堂集》抄本、清嘉慶八年仰斗齋《懷麓堂全集》刊本對勘。其中,《擬古樂府》一百首收東陽門生何孟春所作注解,并參校了明魏椿刻本《西涯擬古樂府》、清康熙間嶺南所刊《西涯先生擬古樂府》、清高宗乾隆(1736—1795)間長沙所刊《擬古樂府注》等。最后附補遺,補佚詩七首。此編易名為《李東陽集》,由岳麓書社于1984年排印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概念·樸拙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李商隱無題詩校注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