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延興
字繼本。東安(今河北安次)人,元初古籍北平(今北京)。少以詩名。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登進士第,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以中原戰亂,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學,以師道尊于北方。入明后,多次主持縣邑之學,其自述云“洪武乙卯(1375),典邑校于淶”,“戊午(1378)夏,永清劉宰招致,攝其鄉學”(轉引自《列朝詩集小傳》)。集中有代雄縣知縣所草《禱雨文》,署洪武二十八年(1395),可知洪武(1368—1398)后期延興仍在世。明初詩人集中在大江南北,淮河以北很少有以詩名世者,延興為一例外。延興雖已食明朝俸祿為明之學官,然其上代在元朝累世富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入明落拓潦倒,故其詩中常流露出故國之思,如《山中值雨》詩云:“風雨連天黑,關河人望遙。青山懷故國,白首戀中朝。小市河魚上,殘城野火燒。寄身巖壑里,生意日蕭條。”其他如《和友人韻》、《灤河》、《窗燈》等詩中皆可見詩人這種情緒,這在南方詩人中是不多見的。其詩多以北方自然風光為題材,如《度居庸》中所寫歲暮北方山徑的風雪險途,《福源精舍》詩中“京城六月日如火”的大都客舍,以及“水碧沙云白,山青柿葉紅”(《舟次松陵》),“蛇伏黃蒿噓毒霧,鬼吹青火出空林”(《送翼主歸相州》)等是南方詩人很少涉及的題材。詩學杜甫,風格老成。有《一山集》九卷。其生平見《列朝詩集小傳》、《靜志居詩話》等。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天馥
下一篇:詩詞研究·李白:心像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