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夏完淳集箋校
明人別集箋校本。十卷,詩六卷。今人白堅箋校。此編為完淳全集箋校,卷一為賦,卷二至卷七為詩(分體編排),卷八為詩馀(詞)、詞馀(散曲),卷九為散文,卷十為《續幸存錄》。全書以王昶、莊師洛等人所輯,于嘉慶十四年(1809)刊于松江之《夏節愍全集》為底本,校以乾隆間松江封氏抄本《夏內史集》、吳省蘭所輯收在《藝海珠塵》中《夏內史集》、四川重刊本《夏節愍全集》以及各種總集、方志、史籍、筆記載有完淳著作者,并出較為詳盡之校記。其箋釋以考訂寫作年代、背景、本事及作者經歷、活動、交游為主,尤重南明史事,所考訂論斷及詳略重輕,悉本諸實際。對于前代典故,一般不予箋釋,但如用于擬當時人物及南明史事者,則用一二語點明。郡邑、山川、勝跡,一般不予箋釋,但如與南明興亡密切相關,往往涉及寫作背景與本事,則酌情予以指明,并將諸家評語,附于篇后,以為參考。還將與原相酬唱、和韻及其相關之作,附于每篇之后。書后有附錄六種,為:夏家先世資料輯存;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傳記事略輯存;丁亥南京之獄清朝實錄檔案輯存;夏完淳集序跋題詞及評論輯存;同時投贈哀悼及后世憑吊紀念之作輯存;夏完淳集箋校參考征引書目。該書前言論夏完淳人格及其創作,并給予高度評價,文中指出“完淳的生平和作品古今罕匹”,他的“光芒是照耀后世,歷久而不滅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復初齋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天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