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史浩
字直翁,自號真隱居士,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進士,初官余姚縣尉、歷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國子博士,為建王(即后來之孝宗皇帝)府教授,遷宗正少卿。金兵犯境,建王上疏請率兵為天子前驅(qū)。浩以晉申生、唐肅宗之事力言太子不可將兵,建王感悟,立使浩草奏,請隨皇帝,以供子職。高宗方怒,覽此奏意頓釋,并稱贊史浩“真王府官也”。建王立為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太子受禪,遂以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孝宗隆興元年(1163),拜尚書右仆射,首言趙鼎、李光之無罪,岳飛之久冤,宜復(fù)其官爵、祿其子孫,悉被采納。一度出知紹興、浙東安撫使與知福州。淳熙(1174—1189)初,除少保、觀文殿大學士,淳熙五年(1178),復(fù)為右丞相,因在處理京師軍人鬧事問題上,與孝宗意見相左,求去,出為保寧軍節(jié)度使。淳熙十年,以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光宗繼位,進太師,卒封會稽郡王。浩喜薦人才,如陸九淵、陸游、楊簡、葉適等皆其所薦,后大多位至通顯。其詞勝于詩,詩多奉和應(yīng)制、題贈酬酢之作,虛比浮詞,為文造情。然也有些小詩清新雋永,意韻深長,如《和鐘山晚步》、《和斜徑》等。其所創(chuàng)作《大曲》中有《采蓮舞》、《太清舞》、《柘枝舞》、《花舞》、《劍舞》、《漁父舞》等,其中有樂語、歌詞、有吹、有演,次序姿勢,纖悉皆備。可見作者多方面的藝術(shù)才能。著有《尚書講義》、《鄮峰真隱漫錄》。《宋史》卷三九六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古詩紀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葉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