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楨
字公幹,東平(今屬山東)人。建安七子之一。十歲前即能誦《論語》及詩賦數(shù)萬言,警悟辯捷,人有所問,應答如響。早有名于青州、徐州一帶,故曹植《與楊德祖書》言“公幹振藻于海隅”。獻帝建安(196—219)初,歸曹操,為司空軍謀祭酒。建安十三年(208),操軍南征,楨隨行。十六年,曹丕嘗宴請諸文學,酒酣令甄夫人出拜,眾人皆俯伏,獨楨平視。曹操聞之,怒,議死,減一等,輸作磨石。操曾往服役現(xiàn)場,問:“石何如?”楨乃以石自喻,言“稟氣堅貞,受之自然,顧其理枉屈紆繞而不得申”,操乃赦之。入平原侯曹植府為庶子,后又轉(zhuǎn)于曹丕府,為五官中郎將文學。嘗于漳水之濱養(yǎng)疾,丕往視之,有詩贈答。建安二十二年遇瘟疫,卒。年約五十馀。楨氣褊性傲,學博才高,詩文兼善。曹丕《與吳質(zhì)書》言“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鐘嶸《詩品》列公幹詩為上品,稱楨“仗氣愛奇,動多振絕,真骨凌霜,高氣跨俗。但氣過其文,雕潤恨少”。以今存之五言詩觀之,劉詩質(zhì)直駿爽,不重詞采,鐘氏所評,的為確論。其《贈從弟》三首、《贈徐幹》頗為后世所稱誦。劉氏原有集四卷,已佚,明人輯其遺文編為《劉公幹集》。今人俞紹初所編《建安七子集》中輯存其文十一篇,詩十三首,并佚句。另有《毛詩義問》十卷,佚,后世有輯本。其傳記資料見《三國志·王粲傳》注,并參閱《中古文學史料叢考》。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列朝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