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陶詩析義
陶詩箋注本。四卷。明黃文煥撰。文煥字維章,福建永福人。天啟進士,崇禎中由山陽知縣擢翰林院編修,及同鄉(xiāng)黃道周以論楊嗣昌、陳新甲被逮問,受牽連同下詔獄。后獲釋,流寓南京而終。著有《詩經(jīng)考》、《楚辭聽直》、《赭留集》等。此本是黃氏被系獄中所撰,有借評析陶詩以寄托憂時念亂、抒發(fā)忠憤之意。各卷編次與前此諸本略同,唯刪去《歸園田居》之六及《四時》詩,而以《桃花源詩》列于卷四《聯(lián)句》之前。其析義之例有三:一為煉句煉章,不專主平淡;二為憂時念亂,不只隱逸;三為理學(xué)標宗,圣賢自任。宋元以來尊陶,或以平淡概陶,或以隱逸蔽陶,各得一端,互有偏勝,而罕有能舉其全者。至黃氏此本立例,始注意從多方面予以評論。獨抒己見,故發(fā)明獨多。《述酒》、《擬古》等詩,剖析淵明心膽,尤多勝義,頗為吳瞻泰所重,吳氏《陶詩匯注》取其說者多至十分之三四。郭紹虞《陶集考辨》亦稱“自來評陶之作,要不得不推此本為首創(chuàng)”。然此本之所長,亦即其所短。由于其未脫明人評點習(xí)氣,故難以揭出淵明學(xué)術(shù)思想。由于其專以“忠憤”論陶,故不免穿鑿之病。吳涑《抑抑堂集》卷一四載清人段朝端語云:“此書自謂主于作忠,實則艱僻晦塞,舍正軌而騖旁蹊,人雖可取,于論詩無當也。”詆毀亦太過。本書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光緒二年(1876)黃倬昭重刻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陶淵明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雅道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