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詩雙聲疊韻譜括略
論杜專著。八卷。清周春撰。春(1728—1815)字芚兮,號慶霄、松靄、黍谷居士,海寧(今屬浙江)人。乾隆進士,曾官岑溪(今屬廣西)知縣。本書為研究杜詩雙聲疊韻之專著,始撰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四十八年最后定稿,成書后六年,即乾隆五十四年方刻印于世。該書前五卷將杜詩之雙聲疊韻分為十二格,卷一:雙聲正格、疊韻正格;卷二(上):雙聲同音通用格、疊韻平上去三聲通用格;卷二(下):雙聲借用格、疊韻借用格;卷三:雙聲廣通格、疊韻廣通格;卷四:雙聲對變格、疊韻對變格;卷五:散句不單用格、古詩四句內照應格。每格先下定義,次列舉杜甫律詩、古詩例證,再列舉他人律詩、古詩例證。他人詩例以取李白、王維、孟浩然、韓愈、柳宗元、溫庭筠、李商隱、皮日休、白居易、蘇軾等名家為主,且古詩例句間取唐以前者。卷六為“諸格摘論”,綜論前十二格。卷七為“論各書”,列舉王充《論衡》、高誘《呂氏春秋注》、許慎《淮南子注》等四十馀人論音韻、聲律言論四十馀則,并加案語評論。卷八分上下,上為附錄二十二條,為周春雜論杜詩,涉及頗廣,類似詩話;下為周春自序及凡例五則。該書的版本有: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影印“藝海珠塵”本),日本吉川幸次郎編輯《杜詩又叢》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杜詔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杜詩附記